据媒体梳理,现在已经包括四川攀枝花、甘肃临泽、湖南长沙、黑龙江大兴安岭等近10个地区出台或计划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比如,大兴安岭地区计划对本地户籍且在本地区工作生活的夫妻,生育第三个孩子给予一次性奖励金2万元,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
应该说,比起长沙方面的一次性补贴一万元,大兴安岭地区的三孩奖励和育儿补贴在国内是第一梯队,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毕竟,想要拿到3孩补贴,前提是要生育二胎,但在很多夫妻只要一个或者干脆丁克的背景下,多少人会为了一万两万或者每月几百块钱的补贴生三孩,这个补贴力度的吸引力有多大,谁也不敢过于乐观。
除了现金补贴,一些地方还在房地产方面对三孩家庭出台优惠政策,比如,宁波就针对二孩、三孩家庭上调首套房屋公积金贷款限额,从60万提升至80万。给予生二孩家庭5000元/年,三孩家庭10000元/年的育儿津贴,直至孩子三周岁的甘肃临泽还将给予二孩、三孩家庭3万到4万的购房补助。
各地出台三孩补贴的努力肉眼可见,但客观来说,这点补贴与养育孩子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压力而言,还是微不足道,为了一个鼠标垫组装台电脑的说法虽然不友善,但却非常形象地阐释了补贴和生孩子的关系。
相信,真正生三个孩子的夫妻,也不是看中了这一万块钱,不想生的就算是给十万也不生,这个钱只能算是一种态度,给想生的夫妻发个红包,仅此而已。
亚洲邻国的经验显示,可能在生孩子这事上补贴并非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夫妻都会看在钱的份上生孩子或者增加生育意愿,但也必须承认,对于生活过得并不算轻松的国内夫妻来说,可能直接给钱是最好的催生手段,当然,育儿补贴也得是让人动心的数字。
不管怎么说,类似长沙这些地方的带头悬赏育儿补贴,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带动,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补贴养育孩子家庭的风气,并且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可以带动一些态度摇摆的夫妻加入到生育三孩的行动中来。
退一万步来说,长沙的补贴就算是象征性地,也算是开启了真金白银补贴生孩子的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