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宣传要点 一、关于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补贴的关系问题 实施绩效工资是在规范教师现行津补贴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要将过去省及以下地方规定发放和学校自行发放的津补贴规范到绩效工资里进行发放。当地人事、财政、教育部门按规定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中,包含了省及以下地方规定发放和学校自行发放的津补贴项目和标准,因此,在兑现每一位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时,过去津补贴发得多的,就会增加得少或者不增加,甚至个别学校还会有所降低;反之则增加得多。所以,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增加工资的政策。现行津补贴项目中,哪些是国家规定的,哪些是省及以下地方规定和学校自行建立的,保留的有哪些,纳入规范范围的有哪些等问题,要按照人事部门的统一要求,给教师宣传解释清楚。 目前,各地兑现1—9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是兑现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与应纳入规范范围并已经发放津补贴额度的差额部分,不是扣发基础性绩效工资。 二、关于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问题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其“当地”是按照学校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来确定的,因此,学校的绩效工资水平的核定是按照义务教育学校隶属关系,与主管行政机关在当地的同级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进行比较确定的,逐步达到同城同待遇。这个原则,全省公务员也是遵循的,不仅四川省是这样规定的,其他省(市)也作了同样的规定。 三、关于基础性绩效工资问题 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一般按月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设立岗位津贴和农村学校教师补贴两项。 基础性绩效工资不能理解为就是岗位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量中一部分用于设立岗位津贴,一部分用于设立农村学校教师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只有农村学校教师才能享受,具体农村学校的范围由当地确定,农村学校教师补贴标准,也由当地确定。因此,在同一县域内,农村学校教师所获得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量要比同职务、同条件非农村学校教师所获得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量要高,符合“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要给予适当倾斜”的政策规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学校教师的关怀,将有力促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升;有力促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四、关于岗位津贴标准问题 岗位津贴,按学校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县人民政府、人事、财政、教育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统筹平衡学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之间以及同一岗位序列不同等级人员之间的工资关系,合理确定各岗位等级的岗位津贴标准。在岗位津贴标准的确定上,教师的职务级别与公务员职务级别没有对应关系。教师岗位津贴标准的高低,与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量有关,总量大,整体水平就高,反之则低。 五、关于奖励性绩效工资问题 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由学校在考核的基础上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 奖励性绩效工资不是平均分配,也不是简单按照职务等级的高低进行平均分配。教师可能因考核不合格等多种因素而不能参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因此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应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对教师绩效考核的结果,由学校自主分配,且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 六、关于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问题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是教育教学和改革发展的组织者、实施者,充分调动校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文件规定,校长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在人事、财政、教育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由学校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校长的考核结果统筹考虑确定,这主要是为了减少矛盾,让校长更好地做好学校内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工作。在具体操作中,主管行政部门按照适当高于县域内教师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水平确定县域内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主管行政部门可以按照不超过县域内教师平均奖励性绩资工资1.5倍标准,即控制在2.5倍以内掌握),再根据对校长的考核结果进行具体分配,这是从校长所处岗位的特殊性和承担重要责任来考虑的。 七、关于班主任津贴问题 班主任是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岗位,国家在这次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中,明确提高了在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的要求,并规定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我们提出“按照不低于本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15%的额度确定班主任津贴总量,具体标准由学校确定”的原则意见,就是要有利于鼓励教师尤其是优秀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积极争当优秀班主任,使他们有热情、有时间、有精力,高质量、高水平做好班主任工作,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后,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按照学校规定的超课时补贴标准计算,如果超课时补贴额度超过了学校确定班主任津贴标准的,以超课时补贴的方式发放班主任津贴。确定这个原则,主要是为了避免班主任与其他专任教师在待遇上出现过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