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人及家属都是有工作单位的人,不存在讹诈,只求讨回公道!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本人的血泪教训,告诫各位购房者不要轻信某些房企招摇撞骗,谨防合同欺诈! 龙湾凤凰台均价1W+,本人举全家之力,花光半生积蓄,想着就是为了小孩在师院附小读书,拿个学区房也罢了。在2021年11月前后到凤凰台看房,当时接待我们的是销售员苏某。苏某能言善辩,巧言令辞,当时觉得做销售的能说会道很正常,没有提防,哪知后来促成大错。 当时凤凰台的楼盘基本封顶,可以步行上楼实地查看。苏某先后带我一家人看了东区的高层,在洋房外面也看了下,因为洋房价格承担不起就没进去看。然后苏某建议说到西区看看,西区是高层和小高层,我们说高层临街就不看了,苏某建议看看小高层也就是16+1,问了下价格还是很吃紧。老婆说家里两个小孩,父母年纪大了也需要照顾,顶层面积大点,想去看看。正当我们起身要去看的时候,售楼部财务那边的人把销售员苏某叫过去说了几句小话,苏某过来就告诉我们说6栋顶楼有一套现在被财务同事预定了,现在6栋顶楼只剩最后一套房。我们说还是去看看,然后苏某带着我们去了(当时房子塔吊还没拆,也没有标识单元号),还给我们说了隔壁那套就是刚才他们内部人员抢在我一分钟前预定了那套。看了老婆回来就在跟我商量。说实话,对于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半生积蓄都不够这一套房子的首付,我这个年纪还20年按揭都到退休了,一辈子就砸到这个房子里。岳父打电话过来说可以支持一些,当时考虑到家里两个小孩,以后还有老人需要赡养,决定再去看看。 销售员苏某第二次带我们还是去的同一套房子,苏某还说他开了个装修公司,这套房子以后怎么装修打墙,装修的时候可以找他设计等等,说得两眼放光。在敲定价格以后我们当场就向苏某指定买这套房。 本来以为买房很顺利,一直到签合同,销售员苏某从未跟我们核实房屋位置,也未跟我们在售楼部沙盘上核实合同里面的房号。我们一直以为合同签订的那套就是我们指定购买的那套房。出于对开发商川酒集团的“响亮”名号以及销售员专业能力的信任,我们被苏某反复洗脑,按苏某的提示在各种空白处签名,指哪签哪。我们沉浸在改善住房的喜悦和随之而来经济压力的忧虑之中,内心五味杂陈,几本合同根本没心思细读。这也怪我们疏忽大意,从来没听说过销售人员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也根本没有想到川酒集团龙湾凤凰台员工招摇撞骗,算计客户! 当我们发现合同上房号跟指定购买的房屋不对的时候,已经临近交房,这时房子上已经贴上了单元号,我们发现单元号不对。看了合同才发现我的合同上居然签的是当时凤凰台内部人员抢在我之前一分钟预定的那套房。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堂堂川酒集团龙湾凤凰台,把购房者指定购买的房子搞错不说,居然用内部人员预定的房屋合同给我签,欺瞒购房者,这其中到底存在什么猫腻? 在说明情况后,凤凰台销售员苏某矢口否认、含糊其辞、颠倒是非。凤凰台给出的方案是换房。可是各位想一想,如果不是他们理亏,还能给我这个待遇?单元搞错了,对过去就是西华路口和不夜城,我特别怕吵,无法接受这套房。我看了一圈,都是选剩下的,总不能选个更差的了吧。时至今日,开发商没有再给我任何解决方案。我知道我很大意,合同都没仔细看,也很后悔,但我愿意承担我自己的责任!我想说的是,做人要的是态度,你们是大企业,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担责任,改正弥补不丢人,但你们冷漠、欺瞒、推诿、欺诈百姓,我严重鄙视你们的行为! 作为购房者我想说的是,这个小区无论从绿化还是环境格局来说,卖到1W+德不配位,楼道里消防通道防火门居然不是铁门,一楼门厅尽显小气,夏天里种的树全热死了现在绿化尽显低端......跟隔壁的佳兆业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别人都说买凤凰台的人傻钱多,本人人傻钱不多,就是为儿女奔个好前程买到学区房,所以下了血本,现在首付都还欠着岳父40W。我知道我麻痹大意,为人父母心,希望各位看官高抬贵手,留点口德。也希望各位看官能够理解我内心的冤屈,作为一介平民,凤凰台真的不是我们这样的人有资格去住的,被愚弄被欺骗,无论你再冤也会被他们像草芥一样地无视! 最后,我有几个疑问值得思考:1、他们内部人员预定是否按购房程序先付订金,我看到的是他们口头预订就算订了,而我们购房者却需要付订金,这其中是否有内部制度?还是谁赋予了内部人员特权?2、作为销售人员,用另一套房屋合同给购房者签,是专业能力太差,还是另有蹊跷?3、为什么凤凰台内部人员预定的房屋就变成了我手里的合同?带着这几点疑问,本人将坚持维护权益,各位的理解是我的动力!叨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