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054|评论: 5

[玄龙门阵] 三星堆祭祀坑群鸟瞰图略呈北斗轮廓与成都金沙太阳神鸟金箔文物可并为天文资源予天...[已转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22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图中1、2号坑(蓝色方框表示)系1986年发现,3~8号坑是2019年12月至2020年三星堆遗址被再度苏醒中的新发现。原因是有关部门为展示1986年发掘现场遗址,搭建保护平台却阻碍后来再勘探、蹉跎了三十多年。到2019年末才发现约十米外(红线表示)3号坑等的存在;三星堆八个祭祀坑群鸟瞰图略像北斗的收获,翻开了天文新篇章……】


××出版社  2022年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夏权民与刘金凤均是退休十多年的四川省南充市的中学历史、地理高级教师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三星堆天文古国”新词语并非空穴来风   

璀璨非凡的古蜀三星堆祭祀坑经1986年一醒惊天下,其众多旷世神品的文物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博物馆参加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的“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项目、在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获得精品证书。可惜,此宣传夏商周三代“灿烂的古蜀文明”项目,却附庸于清代语“三星伴月”而牵强附会于“四星”;其缘由,是对“三星堆地名由来”囫囵吞枣。曾以为:①当地有三个土丘,与星形分布相似,故叫“三星堆”;后证明这三个土丘是城墙遗址中不完整的一部分。②相传玉皇大帝在人间撒下三捧土,落在成都平原北部而凸出三堆黄土,像一条直线上的三颗星,即叫“三星堆”。③因当地旧有三星村,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进行考古的工作站、被命为“三星堆考古工作站”;1986年因发现两大祭祀坑而轰动,三星堆由此驰名。
三星堆一词最重要是“三星”主语,其“三星”必与某星象相关、与天文有重大关联。三星堆古国或三星堆博物馆,皆是中国唯一以夏商周时期古蜀人以其地域内古天文或古天象作其主语“三星”的对象;若长期不解此名与天文、天象相关,便有“稀里糊涂”之虞。
君不见,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之龙身人手中,镌刻有属夏商的“三星”图案,这疑是三星堆最早成型的“三星”图腾标记,又显现于“龙身人手”的文物构型中;能寓意为“人神文化的特定集合体”,而不宜以为此标记出自偶然。因三星堆出土有青铜鸟头冠饰三星与尾饰三星,有青铜鸟背部饰三星;另有鸟形金箔的尾部也饰三星……模仿上天三星与效法三星上天,成了三星堆文物风格与文化遗存中的某些约定俗成。“三星”或“三星堆”这样的旧称,并非只出现于现代,而是早在夏商周及汉初广汉雒城故地、蔚然成风。

第一节  三星堆遗址与文物中有很多可誉“三星”的星级标记

这里著名的三堆巨大黄土,疑是当地人先后为创建三种太阳历(从老到新为“13月历、18月历、10月历”)而在夏商时期修建的三个观星台;它们不可能是前述“三个土丘是城墙遗址(批注:旧称的‘三星堆城墙’、不符合商代的城墙形制)”,而可能被作为古蜀效法上天所必须观测三种天文时钟的“中星(日中星、太阳,昏中星、北斗,夜半中星、12星次或28宿)”对象,能逐渐演绎为三星堆遗址核心区域的“三星村”、“中兴(谐音天文的‘中星’)乡”和“南兴(象意‘南星’——传承着战国《鹖冠子》‘斗柄指南、天下皆夏’名句中的‘南星’)镇”三个天文地名的由来。这三大堆黄土,也或是祭奠古蜀已亡三位先王:蚕丛、柏灌、鱼凫的祭祀台。三星堆祭祀核心区,留有这三个天文地名,成为保存记录此地古老天文学史的乡土文化储存器;但这一类地名遗存,长期被人忽视。
然而,近年来我们在三星堆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几乎同时发现古蜀在夏商周三代,发明了多种太阳历文物【三星堆有13月历、18月历、10月历,金沙有13月历和10月历,其太阳神鸟金箔,疑是可代表已佚失三千多年的“夏历、即十月太阳历演示仪”】。
三星堆博物馆馆藏此类具有太阳历涵义的多样文物群,可信手拈来(另文中将对此举例成倍增长):①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太阳轮形器,是演示10月太阳历原理的展示仪;②三星堆金杖与金沙金冠带均是三星堆文化中不同的王者之物,两文物中都有象征王权的“三种太阳历”图案;能证明古蜀国的天文技能,是其社会兴盛的重要支撑并普及着“天数在蜀”等太阳历民俗。③三星堆青铜大立人脚下底座,既模拟大暑-秋分时段北斗斗魁轮廓开口向下的“‘’形斗图腾”,又表现当地秋祭、女王以“跣足交斗”站立在“‘’形斗图腾”之上的虔诚姿势,象征青铜大立人是指挥鱼凫族人秋祭的女王与大祭师【金沙遗址“戴太阳冠小铜立人”脚下的“U”形小斗图腾,代表斗魁开口向上;模拟大寒-春分时段北斗斗魁轮廓开口向上的“斗图腾”,象征着小铜立人是指挥杜宇族人春祭的王者或祭师】。④三星堆青铜神坛下方的一对青铜神兽,是综合体现“三星堆有‘三种太阳历’与特异‘三星堆数字’”两大古老发明的最典型文物【其“三星堆数字表现‘0-9’十个自然数”的系统、比同类阿拉伯数字系统早两千年】。⑤《四川文物》2021年第2期发表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的碳十四年代研究》,这篇由吴小红、冉宏林、雷雨三人执笔的文章,首次公布了三星堆8个祭祀坑群的鸟瞰图;它是来自不完整(间隔≥150~200年、可能在摹拟春祭鸟瞰图的北斗九星结构中、系有意不显示看不见瑶光星坑位)的北斗九星。鱼凫人喜用世间北斗九星的秋祭星图,疑被巫术“倒错”为像阴间春祭图筑于地下。
是苍天有眼与三星堆人具有制作精美文物之工艺相结合,使得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即表现为“十日神树”,启发了后世《山海经》的传播;即《山海经》奇异文献是对古蜀文化的演绎与衍生,而非三星堆文化相仿于《山海经》。此因果,在现有宣讲中疑本末倒置。
三星堆祭祀区2021年出土一枚玉琮,两侧各刻有一神树图形:其顶部的三朵花蕾,疑象征十月太阳历的三种文物“十日历法树(左)、太阳轮形器(中)、戴十绺辫索冠青铜人头像(右)”;其中部的两朵花蕾,疑模拟十三月太阳历(左)、十八月太阳历(右)。
三星堆工匠通过青铜大立人文物之形体与衮衣绣裳,以无声语言暗示该文物也像青铜神兽那样,能同时表达“天数一体”之“三星堆有三种太阳历和‘0-9’十个自然数”的两类古老发明;使该文物可模拟为鱼凫女王并兼天文大师与大祭师的灵魂所依。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是当代中国天文考古的领军人物,著作等身。他指出:天文学是中国古代王权的基础,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宗教观等政治、思想、文化的基因,它的源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甚至是中国医学,也是源于天文学。
冯时研究员在按李约瑟称“天文学是中国古代王权政治的基础”之核心演讲中,成功地虚拟了一个特殊人物:在生产力非常低下的远古社会,人们对自然茫然无知,突然氏族里面有一个人通过自己辛勤的观测,发现了星移斗转规律并和时间建立起一个固定的因果联系,且把这个时间告诉氏族成员,你们什么时候去播种,就会有收获。这样的活动本身我们把它叫观象授时,即观天象、授民时。这样一个能承担观象授时工作的人物,在氏族社会成员中,在对天象茫然无知的人看来,他(她)就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久而久之,每次报的时间与事项都很准,氏族就有收获了,人们就觉得这个人是了解天意的人,又是可以与天沟通的人,这样的人就确立了在氏族中的统治地位。从观象授时而来的活动,渐渐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王权基础。
——这个虚拟人物是谁,冯时虽未举证,却被我们2015年在参观三星堆博物馆后,开始套用在三星堆青铜大立人表现的文物意象中;经初步检验,恰如其分:此大立人,正是一个可承担观象授时的古夷人物……到可与天沟通的人,发展成“能‘展示13月历、18月历和10月历三种历法并构成太阳历体系’的女王兼天数大师”;成为一件“用数来概括天文意象、历法事理”的女巫,能以“象意·象数·数理”等方式,仅以其身姿与穿着“衮衣绣裳”龙袍,所塑造出鱼凫女王特型的文物意蕴,就能聚合演绎约百种天数意向的功能(内容载于本丛书之二对应的文章中)。现对“青铜大立人文物涵义”的天文功能举三例:
①青铜大立人奇异大手的第一个功能,是让臣民观察人的每只手有14个指节,双手共28个指节;此“28”是三星堆人在夏朝或五帝时、首创13月太阳历的每月日期数,最早可比喻妇女月经周期28天并命名为“妇女月经历法或第一人体历法”、至今称“13月太阳历”;即用一年365天 ÷ 28天 = 13月零1天(此1天、为过年日)。②青铜大立人赤祼的双手与双脚,共20根手指和脚趾;此“20”、是三星堆人可能在夏朝原创18月太阳历的每月日期数;即用一年365天 ÷ 20天 = 18月零5天(此几天为过年过节日),可喻“第二人体历法”、至今称“18月太阳历”。③青铜大立人一双巨手的另一个功能,是突出双手有十根手指,以此“十”、拟在夏商原创10月太阳历在一年分十个月;即一年365天 ÷ 36天 = 10月零5天(此几天为过年过节日),可喻“第三人体历法”、至今称“10月太阳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