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 年版)
为规范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三)有至少 2 名经过系统培训具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
临床应用能力的本机构执业医师。有经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
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
1.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
件:
(1)执业范围为与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临
床专业。
(2)有 3 年以上妇科诊疗工作经验,目前从事妇科诊
疗工作,累计参与完成妇科手术不少于 50 例。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经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具有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相关能力。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和手术分级管理的相关规定,参考《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妇
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附件 1,以下简称《四级手术参
考目录》)和《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
目录》(附件 2)制定本机构手术分级管理目录。
(二)严格遵守妇科疾病诊疗行业标准、规范,妇科内
镜诊疗技术行业标准、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妇科
内镜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
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
二、宫腔镜诊疗技术
(一)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
(二)直径≥5cm 的 0 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
(三)直径≥3cm 的 I 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
(四)II 型粘膜下肌瘤及壁间内突肌瘤切除术
(五)多发粘膜下肌瘤切除术
(六)各类生殖道畸形矫治术
(七)特殊部位(宫颈、宫角、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
妊娠切除术
(八)宫内节育器断裂、崁顿、迷失或胎盘残留等复杂
宫内异物取出/切除术
(九)子宫内膜切除术
(十)剖宫产切口憩室修复术
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
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
二、宫腔镜诊疗技术
(一)宫腔中度粘连切除及修复术
(二)直径<5cm 的 O 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
(三)直径<3cm 的 I 型黏膜下肌瘤切除术
(四)选择性输卵管间质部插管术
(五)多发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