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得你们都有没得这样的经历:大冬天的外头冷得扣脚的西北风在憨起吹,屋头火锅儿煮得直翻泡泡,你的男/女朋友夹起一块毛肚在锅里烫好了夹到你碗里头,温柔地说了句:“亲爱的~快点趁热吃,绝对脆嫩化渣。”
这谁受得了?沉浸在温柔乡里的你一口咬下去,没想到脆嫩化渣没感受到,嘴巴倒还差点烫脱一层皮,更没想到还有可能会招惹上食管癌……
今天就来告诉大家,火锅儿和食管癌之间到底有啥子不可告人的“秘密”。
说简单点,食管是连接我们嘴巴和胃的器官。食管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虽然全世界都要得食管癌这个病,但是它对中国人可以说是独一份的“恩宠”。
为啥子这样说?因为不管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中国人几乎占了全球的一半,可以说是一骑绝尘,第二名和第三名连我们的尾灯都看不到。
拿2015年的数据来说,中国食管癌的新发病例达到了24.6万,也就是大概每2分钟就有一个人确诊;死亡病例18.8万,大概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食管癌死亡,你说这份“恩宠”哪个消受得起。
“医生,中国这么多人得食管癌,这跟火锅关系还不大?”
有关系,但不是必然关系。
之所以说吃火锅可能会招惹上食管癌,重点就在“趁热吃”三个字上。
众所周知,吃火锅的时候,锅底一直是处于烧开的状态,像毛肚这些食材下去滚一圈就已经很烫了,有些人猴急完了香油都舍不得过一哈就慌到往嘴巴里zou的,不光口腔要遭烫伤,食管黏膜也会跟到遭殃。
如果只是次吧次都还好,食管黏膜会自己修复,但是如果在它还没修复愈合的情况下,一口接一口吃飞烫的毛肚、一杯又一杯喝飞烫的热茶,而且顿顿都是如此的话,长期持续性的刺激就很可能会导致食管黏膜发生病变,从最初的浅表性炎症、溃疡发展成恶性增生,患食管癌的风险就大大增加。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四川也是食管癌高发的地区之一,但放在全国也不算是在最高的,有研究发现,我国食管癌最高发的地区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的区域(比如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所以很显然,火锅病并不是引发食管癌的必然因素,毕竟也不是全国人民都爱吃又麻又辣的重口火锅。
那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喃?接到往下看。
食管癌和这些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先莫慌,通常来说,食管癌并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就算妈老汉患有食管癌,也不一定会直接传给子女。但是这种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这和生活方式、环境有比较大的关系。
2、疾病因素
胃食管反流、食管细胞癌前病变(巴雷特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并伴有吞咽困难等疾病也会导致食管癌。
3、生活习惯因素
长期吃很烫的食物就不说了,另外还有:喜欢吃泡菜等腌制品、喜欢吸烟、嗜好喝酒、吃得太快、吃的东西太硬、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不注意口腔清洁……
在这一抹多的因素里面,相当一部分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遗传就不说了,这个命里带的莫法“重新开局”;吃东西太快,我们可以不可以刨慢点?吃的东西太硬,煮耙点再吃不得少条命;喝酒、戒烟更是嘴巴都说烂了;缺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蔬菜和水果你就是不愿去吃;喜欢吃腌制品,偶尔尝个鲜就行了;口腔清洁,勤刷牙。你说上面这些事情,有好多是有登月那么难的?稍微给丁点儿毅力就做到了。
这些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要不在意
食管癌到了中晚期,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说白了就是吃饭恼火,最开始可能只是普通的饮食困难,到了后面就只能靠半流质或者流质食品续命了。
但是食管癌也不是一来就是中晚期,一般早期也会有一些症状,但不是很明显,如果自己是高危人群,可以多注意到点。
主要表现为:
吞吐、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食物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及时去看医生了哦。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是食管癌,但又不是很确定的话,可以到医院做一些检查,包括:胃镜、消化道吞钡、血液肿瘤标记物等。
尤其是那些年龄≥40岁、在食管癌高发地区、有家族史、食管癌高危因素这些人群,特别是男性,建议要定期做好胃镜检查。
建议以上人群更要定期去做检查,因为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在确诊的时候都已经是局部晚期或存在远处转移的情况。反正任何疾病,肯定都是早发现早治疗的好~
嗯,只看了开头的以为从此以后要和火锅说拜拜了。看到这里的才晓得火锅还能放心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