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受广大网友和市民所托,在此建议广安市能够松绑节日"禁燃令",及时调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允许市民在春节期间限时段燃放烟花爆竹,让基层百姓开开心心过大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基层民众通过正常渠道合理表达意见的重视、感受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充满期盼的关怀。
昨日(1),本人在本地社区论坛上发出一篇“有些传统不能丢!建议广安调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允许市民放烟花爆竹”的帖文。全文如下:
日前,全国多地对市民燃放烟花爆竹政策作出了调整。
据光明日报报道:临近年关,北京、辽宁大连、山东等多地发布今年燃放烟花爆竹政策,大连部分区域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7点至23点均可燃放烟花。
北京: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内可燃放。北京市2022年1月1日起已实行全市域禁放,北京市辖区内任何地域除市政府批准外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近期,朝阳区、丰台区、通州区等地再次重申禁放政策,不过,通州区明确北京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须经公安机关许可。2023年,朝阳区继续严格执行全域禁放烟花爆竹政策,不再设立烟花爆竹临时销售点;2023年,丰台区继续执行《禁放通告》,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通州区除北京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以外的行政区域为烟花爆竹禁放区域,禁放时间为全年。
辽宁大连:除夕不限时燃放烟花炮竹 。2022年12月30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通告》。《通告》显示,控制燃放区域以及之外区域,除夕燃放烟花爆竹不限时。控制燃放区域允许燃放时间为2023年1月14日(腊月二十三)、2023年1月21日(除夕)至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2023年2月5日(正月十五),每日7时至23时;控制燃放区域之外的地区允许燃放时间为2023年1月14日(腊月二十三)至2023年2月5日(正月十五),每日7时至23时。控制燃放区域有: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高新园区全域,其他区市县(先导区)建成区为控制燃放区域。
山东:两地可燃放爆竹 。在山东,东营、滨州两地率先明确春节期间在部分区域和个别时间段可以燃放烟花爆竹。根据《东营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市禁燃禁放区域内, 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分别是农历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正月初五,以及正月十五。
个人以为,烟花爆竹虽说就现代科学来说可能不能达到驱散疫情的目的,但细品这个古老的传统,硝烟有杀菌清洁空气的功效,加之这些年来老百姓的确生活的有些压抑。其实真正的所谓污染环境并非烟花爆竹所致。这项传统传承了上千年,祖国山河依然山青水秀,对环境的污染实为现代工业,与一年一度的烟花爆竹无关。
疫情三年,众生皆苦!愿2023,能给人以希望,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千百年来,燃放烟花爆竹是百姓过年必不可少的民俗,也能在连绵起伏的"噼噼啪啪"声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其实,有些传统还真是不能丢!应当让久违的年味回归寻常百姓家!
同时,我们还以为,放开烟花禁令,也是城市治理自信的表现
燃放烟花爆竹之众多优点其实不需赘述。我们关注到,临近年关,全国各地都有网友在呼吁为烟花爆竹"禁燃令"松绑。山东的东营、滨州两地,明确给予肯定答复:在禁燃禁放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共有7天,分别是农历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正月初五,以及正月十五。(据12月29日 澎湃新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百年来,燃放烟花爆竹是百姓过年必不可少的民俗,也能在连绵起伏的"噼噼啪啪"声中,感受浓浓的年味。然而,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发布一刀切的烟花爆竹"禁燃令",让百姓"安安静静"地除旧迎新,感受不到一点年味。山东东营、滨州等地重视网友呼声,在春节期间松绑烟花爆竹"禁燃令",让久违的年味又回来了。
我们认为,松绑"禁燃令"不仅是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和顺应民意之举,更也是关切民生之福祉,应当在做好消防等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时调整政策,让百姓开开心心地过大年,更能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燃放烟花爆竹,千百年来已深深融入过年的文化、民俗,也是百姓感受年味,最直接的情感和记忆。然而,近年来全部许多地方特别是大中城市,纷纷以环境卫生和消防安全等为由,大力推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甚至连农村地区,也一刀切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春节期间,没有了烟花爆竹连绵起伏的"噼噼啪啪"声,也没有了烟雾缭绕的"硫磺味",仿佛缺少了过年时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年味一下子就淡了,过年期间也就显得更加冷清、落寞。不可否认,燃放烟花爆竹,在短时间内会污染空气,大量的碎纸屑也会影响卫生环境,同时还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等隐患。春节期间,各地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火灾时常发生,儿童青少年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伤亡也不少。烟花爆竹"禁燃令",确实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火灾发生,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伤亡也大为减少,城市里没有了大量堆积的碎纸屑,环卫工人的压力也没有了。但是,这种全体"静默"式过年,春节期间本该有的浓浓年味,也随之变得寡淡无味。
过去,一刀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懒政做法。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与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农村地区推广"禁燃令"更是让人难以理解;而消防安全、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伤亡,完全可以通过一些预防和应急举措,予以避免或减少损失。面对广大网友的呼声、百姓的期盼,政府部门不能无动于衷。松绑烟花爆竹"禁燃令",回应民生关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山东东营、滨州等地做出了一个好的示范,必将受到百姓欢迎。
松绑烟花爆竹"禁燃令",也并非是全面放开。其一,在春节期间,城市和乡镇可以划定一定的安全燃放区域,让百姓过年尽情地燃放烟花爆竹,同时,做好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应急预案,以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也能及时处置,减少损失;其二,加强安全教育,家长也要履行好监护人责任,教育和指导孩子正确燃放烟花爆竹,从而杜绝伤亡事故发生;其三,严格监管烟花爆竹市场,保证烟花爆竹产品的质量安全,坚决取缔一些"三无"和质量安全没有保障的劣质产品,从源头上堵住安全漏洞。这样,燃放烟花爆竹既有安全保障,久违的年味又回归了,才是政府部门关切民生的正确方式。
因此,建议广安市委市政府,对节日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作适当调整。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可以传承传统,增加年味,增添节日氛围,感受祥和亲情,利国利民利己,同时能体现政府体恤民生,利于构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