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至今,1个多月的时间,随着疫情防控新形势,核酸检测产业经历了“大起大落”,曾经“星罗棋布”的核酸采样亭,现在纷纷出于“积灰”状态,面对如此庞大的一笔资产,后续如何处理成为了许多政府和企业难以抉择的事情。 尽管有大量的核酸采样亭被闲置、“甩卖”,但也有部分采样亭经过改造后实现了“再就业”。江苏苏州率先将部分核酸采样亭改造为“发热诊疗站”,很快被全国各地“抄作业”。但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发热诊疗站”的需求减少,大量核酸采样亭又处于闲置状态。 部分地区在购买核酸采样亭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后续处置的准备。不久前,当社会面核酸检测需求大幅减少后,他们将采样亭从小区撤离,准备交给市政或者街道,将其改造为书报亭或支持残疾人创业的爱心亭。后来考虑到居民的医疗需求,遂准备将其交给社区。 部分小区的车库、后门保安亭都是原来的核酸采样亭改造而成。这大大减少了单独采购保安亭的费用。 “尽管部分核酸采样亭实现了‘再就业’,但数量有限。”目前,还有不少采样亭积压在厂家,没有成交。已经投用的很多采样亭还处在闲置阶段,甚至还没有进入二手市场。 闲置核酸采样亭由于存在产权不明确、转卖运费高等问题,阻碍了其“再就业”。 如何“物尽其用”还需科学谋划。关于采样亭的产权问题,有些核酸采样亭是政府部门采购的,有些则是企业捐赠,有的是社区居民为了就近做检测而自行购买的,还有的是检测方利用集装箱改造而成或自建的。同时,有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尚未通知产权方可以移除相关设备设施,或者有关合同尚未到期,暂时不能随便移动。 “撤走”是最简单的一种处置方案,如何使其“物尽其用”,才是政府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 针对将采样亭改装为电话亭、办公舱、书报亭、甜品店、保安亭等建议,有可行性,但改建也要按照政府部门相关规划进行。若做餐饮或零售用途,还涉及相关营业执照、卫生条件、从业人员资质等相关审核要求。政府需要统筹研究对采样亭的处理,届时,有些将拆除,有些将进行合理化改造。“不论哪种形式,都会以减少占用、浪费社会成本为落脚点,并在严密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做到分类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