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9319|评论: 20

[原创] 应对地震和洪水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对地震和洪水的建议
地震并不伤人,真正伤人的是土石砖瓦混凝土建筑物。
地震多发地带,不应当建设房屋,应当居住帐篷,板房。学生上课,平时在树林里,雨天、冬天在帐篷里。
洪水易发地区,也是不应当建设房屋,应当居住帐篷、板房、房车;车辆应当设计成水陆两栖型,在洪水来临之前,收获完农产品,预先转移到外地;汛期过后再回来播种、居住。
建议市民购买“房车”,住在房车里,停在空旷处的高地上,不怕地震和洪水,可以迅速转移。
在农村,山区,种植树林,设计好株距间隔,在树木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在树干之间搭建窝棚,距离地面2米左右,踩木梯上下,就像云贵山区的“吊脚楼”,避免潮湿、蛇虫、动物,更不怕地震和洪水。只是,北方冬天寒冷,里面可以放置“火塘”取暖,注意隔绝木料,防火安全。
安全,是一切生产和生活的前提,然后才能发展。
齐国人      孙悟彻
手机(可加微信):18753326636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7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2-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  麻辣杂谈  https://bbs.mala.cn/thread-15119544-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山区,把山沟全部建设成梯级水库,库区允许当地村民种植粮食、蔬菜、瓜果,每年6月底之前全部收获完毕,人员、财产全部撤出。
      每年7月份开始,关闭所有闸门,尽量拦蓄洪水,保护下游安全;留住水资源,让水资源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每年干旱季节,主要是3月份和4月份,开闸放水,浇灌禾苗,到4月底,所有水库闸门全部打开,放到死水位。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原地带,把最低洼处,开辟成蓄洪区,迁走所有人员、牲畜,撤走所有财产。
      在汛期,主动把洪水引入蓄洪区,尽量多蓄水。
      洪水消退之后,允许当地村民返回蓄洪区,种植粮食、蔬菜、瓜果,养殖鸡鸭鱼虾。
      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全部收获农产品,人员、财产全部撤出。蓄洪区,禁止建设房屋,可以搭建帐篷,居住房车。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非常  缺水。

       但是,老天爷  送来了   大量的雨水,却要  排放到大海里。   
      
       洪水,是宝贵的 水资源,不要 直接   排放到海里。

      应当  开辟   蓄洪区,把   洪水  引到  蓄洪区,渗入地下,补充  地下水,抬高  地下水的水位,以备干旱季节   使用。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现在,华南,水灾严重,土壤里的水份  早已饱和。

现在,许多水库  正在放水……

为什么,水库,不早放水?不多放水?不早把水库里的水   放到“死水位”,以应对现在的持续暴雨?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团洲垸,决堤,应当采用我孙悟彻的办法

发表于 2024-7-1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符合社会体系实际
比如偷盗之类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尼罗河的泛滥

几千年来,非洲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两岸的大片田野,人们迁往高处暂住。10月以后,洪水消退,留下了丰沛的淤泥。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庄稼一年三熟,蕴育了最早的文明。

据希罗多德记载: “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以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
发表于 2024-7-1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479年,中国的孔子去世。

次年,公元前480年,古希腊 希罗多德  出生,他是  全世界  第一位  撰写《历史》的  探险家、历史学家。

发表于 2024-7-17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应该提高防洪防震的标准,别只贪图所谓的卖点。

 楼主| 发表于 2024-7-2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希罗多德在欧洲文献中最早使用“历史”这一名词,后来一直被沿用。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希罗多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4-7-22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思妙想,脑洞大开。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受  超强台风“格美”影响,7月29日,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 四新堤  又决口了,又是  损失巨大。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低洼地带,应该留给洪水,在汛期蓄水,旱季  播种蔬菜等 成熟快的农作物,下次洪水来临之前  收获、撤离,把这里  再次让给洪水。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铜墙铁壁.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洪水侵害了人类,而是人类侵占了洪水的家园,人类就不应该在  洪水的家园   建设住房、长久居住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罗多德是公元前5世纪(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埃及,希罗多德  沿着尼罗河向上,一直到了象岛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