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滩桥,建于清代,具体年份不详(据乾隆版岳池县志记载:汉滩桥,又名饭滩桥,离城三十五里。)此桥南北走向,桥长约40米宽约6米高8米,整体呈弧形,半圆三孔石拱桥,桥上无护栏,桥头有六边形石表一樽,是雕刻有捐赠者姓名的功德碑,年代久远,字体已风化难辨,桥两端分属苟角镇和天平镇,桥两端分别两棵巨大的黄桷树将饭滩桥抱拥,桥下是回龙寺流域支流长河碥河水在涓涓流淌。
关于饭滩桥,还有过一段传说。相传曾经的长河碥河上无桥,两岸百姓过往,枯水季从裸露的石滩或从跳蹬石过河,遇夏季雨量陡增河水漫过跳蹬则难以通行。鲁班与弟子们接县令在长河碥河上建桥,桥建到最后完拱时,打出来的条石一个个镶上去都合不拢,这时有一老妪拿一猪槽石来要价八十两银子,说是一乞丐几年前送与她家,乞丐说此石槽喂猪猪肥,他日此处修桥会差一条石合缝,用此石定能合上。鲁班等人立马将猪槽石合在拱桥顶完拱处,果然严丝合缝。次日吉时举行踩桥通行盛典,锣鼓喧天时,一挎着篮子要饭的乞丐踉踉跄跄上了桥,桥上踩桥的人纷纷撵乞丐,说如此喜庆之时乞丐怎来败兴,推攘之间,乞丐掉下了桥,瞬间不见,只留下一深深的窝坑。大家方知乞丐是神仙,那合拱的猪槽石也是神仙点来的神石,真是千年古迹万年牢,神仙踩桥可护桥!传说当不得真,但饭滩桥在经历民国二十三年漫过桥面的超大洪水,上世纪82年的洪水漫过桥蹾中,都未曾动一丝一毫,可见饭滩桥极其牢固,在桥梁建筑史上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