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隐姓埋名人想与时代共享生活
什么是三线?三线是1964年到1980年,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战略,泸州纳溪的清溪山里,因为有山有水,四面环山,符合国防科技生产建厂,故而泸州有了火炬化工厂!
火炬之美,也是人民之美,只有这广阔的野性大山孕育出了勤劳勇敢的火炬人!
为了中国的核工业,泸州火炬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远离城市,远离现代生活,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为共和国防事业奋斗了一生,泸州火炬是一家“两弹”功勋企业,从六十年代到现在,火炬人用隐姓埋名托起了共和国的核工业!
我们是曾经的火炬人,因国家发展,响应国家体制改革,为了生活,再次背井离乡的到外工作生活,年老多病,从外回到家的地方火炬,几十年过去了,火炬家属区依然危房连片,除了质朴的人民和他们勤劳勇敢的品质,一点政府福利都没有在这大山里体现,尤而感慨万千!
因为保密性,我们不去谈论曾经和现在的工作,就生活居住而言,泸州火炬人是没有感受到十八大后地方政府对隐姓埋名人的福利提高的,现在的火炬家属区没有医院,没有学校,留下的是老弱病残,他们思想固守,守望奋斗的地方,看着工业遗产回忆三线工人们对国家的建设,那时的豪迈情怀依然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动力,相信国家会对他们的故事感动!
泸州火炬,是一个被地方政府遗忘的地方,十八大报道中多次提到对国防科技事业部门的人要提高福利居住环境改善,但十几年过去了,泸州火炬人的居住生活从未见过地方政府部门关心关怀改善过,居住在大山里的火炬人,只盼望政府部门能让他们像兄弟单位那样,那怕把楼房外墙漆漆皮,也能让心情感受到党的关怀温暖,也无悔人生奋斗核工作!
泸州火炬地处纳溪区域,近几年的职位功劳报道是改造了多少旧城,其实,我们用眼和心就能丈量这种报道的真实性!
现居住在火炬家属区域的所有人,都希望地方政府能真正的想想我们山里人的衣食住行,而我们住在这危房连片,成了三不管的地方,整天都是忧心忡忡的,我们上访核工业部,核工业部又说委托了地方管理我们,总之,我们把想法通告天下,看谁来管管这青山绿水的地方,我们泸州火炬家属区域的环境居住条件应落实中央对三线工人的福利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