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育贤正在查看青峪猪长势(受访者供图) 2009年,张育贤回到家乡,发展起了纯种“青峪猪”养殖项目,希望把家乡的这个好猪肉品种端上万千中国人的餐桌,同时也能带领家乡父老乡亲养猪致富。 从2009年返乡创立巴山牧业公司以来,张育贤一边专注濒临灭绝的青峪黑猪保种技术研究,一边推动公司建立起规范的企业组织架构和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积极搭建青峪猪全产业链体系。 一手抓技术,一手抓生产,创业10多年来,张育贤带领团队不仅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让企业获得了“四川名牌”和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最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巴中市第一家挂牌上市企业。 从返乡创业的“养猪户”,到本土猪种保护开发的“土专家”,张育贤创新构建了“政府+企业+银行+保险+贫困户”青峪猪产业扶贫模式,带动了2300余户贫困户增加纯收入885.35万元,他所创办的巴山牧业公司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个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张育贤也因此被业界称呼为“巴山猪王”。 并肩大咖, “巴山猪王”捧回四川最高人才荣誉奖项 “四川杰出人才奖”被誉为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最高人才荣誉奖项,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的获奖群体包括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丛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李为民,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张小松等行业顶尖名人和科技大咖。 “一开始,我还是有点紧张,因为我仅仅是为地方猪种的保护开发做了一点事而已。”3月28日中午,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颁奖仪式现场,接受记者采访的张育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忐忑和激动。 在张育贤看来,在四川的“三农”领域,有着太多的人才长期扎根一线,埋头搞科研。他坚信,自己的获奖折射出的是省委、省政府对“三农”领域专家人才的关心和关爱,这也为自己干好未来的工作增添了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