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63|评论: 9

打车奇遇:与司机的一段“对话”,惊我一身冷汗!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4-26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坝坝茶
===
           

       打车奇遇:与司机的一段“对话”,惊我一身冷汗!




                      谢歌说事



      写在本文开头的话:其实,任何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开网约车的司机也是值得尊重的。平时我对网约车司机的看法一向没有偏见,他们中的大多数素质都比较高,也很文明。本文所述是我前天(23)下午的亲身经历。没有偏见与职业歧视,请勿对号入座。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想了很久,忍不住,还是把这个故事写出来。
      
      这几天,广安的天气实在是有点怪,可是,我在打网约车时遇到的某些人比这天气还怪,而且怪到了反人类的高度。前天下午,因为要去参加一个会议,怕晚点,就叫了个网约车,一上车就和驾驶员交谈起关于这几天的天气话题:

       “这天气怪得很哟,一天冷一天热的,弄得家里的空调一天开热风,一天开凉风”,我说,“就像打麻将样,庄闲轮流转”。

      “就是呢,晴起来就热,下雨就冷,都和贵州天气一样了”,驾驶员搭话说。   



       “穿衣服也是,今天毛衣明天短袖的”我说,“一般人哪受得了哟,年轻人倒是没啥得,老年人就有些遭不住了呢”。
   

        “老年人有啥子嘛,死了的话也是给国家减轻负担”。驾驶员回答说。
     

        这一刻,我被他的话惊悚不已,直接感受是背脊发凉,惊出一身冷汗来了。
   

       “你的认知好像有点问题吧?谁家没有老年人,难道减轻国家负担就需要老年人去作出牺牲、献出生命?”我说。

      我对他说这话时很克制,尽量做到不去直接骂人,这样一说,这驾驶员就哑了。可能他还是感觉自己的话说错了的原故,他保持了沉默。我当时正坐在副驾驶位,忍不住向左转头看向他,此时我看到一张特别扭曲的脸,特别的丑陋。真可惜了他内心的那一腔热血。

640


         配图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在这里说明一下,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开网约车的司机也是值得尊重的。平时我对网约车司机的看法一向没有偏见,他们中的大多数素质都比较高,也很文明。可是,眼前的这位驾驶员说出来的话却让我感觉到他的思维有问题,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不管是从逻辑上或者是从最基本的常识上去讲都是讲不通的。或许有的人会说,他的“心肠”即出发点是好的,其立场是对的,因为是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可是这样的所谓立场却是把国家和人民对立起来了,更是反人性和反人类的。难道他自己家就没有老人?

   

     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具有这位驾驶员样的所谓“崇高品质”,但至少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一位见多识广的驾驶员应该说出来的话,这不仅不是话,而且根本就不是一句人话。


     出门打个网约车竟然遇到一位这样的老司机,我真是感觉无语。这让我想起,前几年江西宜春的一老人的思维也和这位驾驶员一样,他鼓励市民弃领养老金,说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减轻负担。

640
640   



    舆论评论这位市民的建议简直是荒唐透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养老金,是老人退休后国家发给老人的一种生活保障金。在我国,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一定时间的养老保险(最低连续缴纳15年),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国家就会按照规定向退休老人发放退休金。养老金不是国家的施舍,它是公民应该享受的一种社会福利。可是这位老年大学的学员却好心的本着“为国家考虑”的设想,建议鼓励市民“放弃领取养老金”。结果:找骂。   


   如果说这位老年大学的学员文化不高倒也罢了,估计是他家不差钱,至少还有几万只山羊没有邀上山,我也认了这个奇葩。可是近日,清华一个看上去很有文化的一位教授就更奇葩了,她提出的一个建议是退休后晚15年再领取退休金,说是这样可以缓解我国养老压力。

640       


      林语堂说,“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 本身是最底层阶层, 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 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搞不明白,为何今天,一不小心就可以遇上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人和事,打开网络你会发现,这样的奇葩事,还有那些所谓的专家们的建议,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就问你服不服,反正我是服了!作家王小波在一篇文章里讲了一个故事,大意是上个世纪70年代发生的事,说是河里发大水,冲走了一根国家的电线杆,有位知青下水去追,电线杆没捞上来,人却淹死了。后来这位知青受到表彰,成了烈士。这件事在知青中间引起了一点小小的困惑:我们的一条命,难道还抵不上一根木头?结果是困惑的人惨遭批判。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这句话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至今为人引用。千百年来封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唯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先有砖瓦再有长城,是最基本的常识,老百姓富裕了国家也就自然强大的道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懂得,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人民万岁!  


    爱国本身没有错,他们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可是不能不顾及老百姓的利益吧?上个世纪我当过兵,在云南前线保卫过国家,但我觉得那个场景是不一样的,是值得的,那个时候年轻的我会奋不顾身去冲锋陷阵,我的连长、指导员老班长等都是著名战斗英雄,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并不缺少崇高的气质,但我们只是不会唱那些高调而已。      


     我觉得,在一个文明社会里,为了国家,个人总要做出一些牺牲,比如去牺牲“自我”,这就是崇高的行为,但也不能把养老金也抛弃了吧。再比如“老年人有啥子嘛,死了的话也是给国家减轻负担”,这种言论难道不是对崇高唱了反调?事实上,这才是人所共知的虚伪,其认知比尚未进化的畜生的智商还低,对包括他家老人在内的普通百姓生命的漠视,简直猪狗不如。难怪作家王小波说,生活中的有些崇高比堕落还要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3-4-26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那位司机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他只是一个小民,格局如我一般小,就只有这么高,说出这种观点不见怪。社保当下是一帮青壮年或者正上着班的人从工资里面扣出来的,然而这些人能不能享受到若干年后的社保养老退休?还不能确定!现在社保扣缴额度年年增加、企业与认缴员工都不堪重负,特别是企业!我个人一直是社保的坚定反对者,全民养老不能靠社保,老年人更不应该靠社保,要靠年轻时的奋斗与积蓄、只要还能动,就要自食其力。现在这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绝大多数身体健康着呢?那跳广场舞、街边嚎唱、遛弯、打麻将很少落下,他们应该享受无可厚非,但他们的养老不应该丢给国家与社保,年轻时他们付出了,没错!年轻时他们的付出难道没有得到报酬(工资)?所以我觉得既然不能再为国家与社会做贡献,就应该把养老的责行留 给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女,而不是让现在这些企业与工薪层来替他们买单!

发表于 2023-4-26 19:1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保 就是保险。
年青的时候缴纳 年老的时候获取回报。

怎么说是国家的恩赐呢?更不是负担

逻辑不清楚

发表于 2023-4-27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是人间清醒,不过要纠正一下观念:官方砖家认为的不领老年养老金是对国家做贡献,针对的对象是普通底层的屁民,特别是打工阶层,不是针对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的退休干部的,这群人有些老早就去外国定居了,还有一些老早预定好疗养院了的。
发表于 2023-4-27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观念很多的确说得很好,但是封建帝王拿着这些口号忽悠小民或者纯真的书生考试的时候才用,现实中从上到下从来不按这个行事,权力面前,其他啥都不是。孔家及其后裔几千年举着孔子儒家大旗,可是每次遇到外敌入侵时总是率先跪拜迎接王师,就是典型的道理。
发表于 2023-4-27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司机也没错,只是太客观了,让大部分很感性的我们不太能接受。前段时间喝酒和朋友争论过老一辈的艰辛该不该的问题,回望历史的长河确实是国家需要他们付出,但是我就很反感他说的那么冰冷,就不爽。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3-4-27 09:01
这个社会,奇葩的人太多,赞同楼主的意见。

发表于 2023-4-2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益,立场,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特别是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当你有优渥的退休金,思考人生的时候,别人还在为养家糊口而奔波,也许家里的务农老人还没有退休金

发表于 2023-4-28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多了立场就会不一致,很正常的现象。
发表于 2023-4-2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很多人被表面的繁荣骗了太久,就以为早已天下太平了。现在十四亿人口,还有九亿人月入不过两千,月入不过五千的十一亿。也就是说,在你看起来恶心的工作,很多人视为珍宝。中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还是发展中国家,因为穷人太多,多到你不能想象。如果你们进过厂,你会发现对很多人来说,上班不是很痛苦,因为对他们来说,每天流水线一直至干能那个几百块钱,比在家里种地挣钱挣得多多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