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母亲河当摇钱树,是不是也该给长城盖个棚子?
作者:肉做的铁
这几天壶口瀑布砌墙防“偷窥”事情吵得很热闹,我觉得如果真的是涉及安全问题的话,这围墙坚决不能拆,毕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岂能因为有人不理解,发几句牢骚,当地就放弃了安全原则?
大概十年前曾经路过壶口瀑布,那时候无论山西还是陕西,马路两旁都还没有围起来,我在车上就看到了奔腾的黄色巨浪,声势骇人,气象雄浑,忍不住开车下去想看看,一问,门票一百,我掉头就走了,走了几步转念一想:再来这里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于是咬牙花了一百去看了看母亲河,我站在雄伟壮观的壶口瀑布下方仰望着它的雄姿,心里在念叨:母亲河啊母亲河,您的儿女们来看自己亲娘还得掏钱,这是您的本意么?
如今的景点儿为了捞钱,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很多景点把停车场建在距离景点很远的地方,再想往里走就必须坐景区的车,美其名曰是为了环保,其实就是为了挣你的停车费,更要挣你的车票钱,门票还要单独买,买了门票还不一定能把所有的景点儿都看完,有的景点还得单独购票……
前年我重走珠峰大本营,已经做了心理准备,但依然还是很吃惊:虽然我已经预料到现在没办法直接把摩托骑到珠峰帐篷区,但是没想到十公里(大概数字,记不清了)的路程,收了我往返120块钱的车票!必须坐景区大巴的理由是为了环保,但是这一路我太熟悉了:坐个大巴就环保了?从停车场到帐篷区,还有很多村落,先不说每年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单单是当地农民冒着黑烟的拖拉机来来回回,咋就环保了?拖拉机你又不可能给他搞成电动的,几乎所有的农用车都是那个样子,怎么就环保了?说到底挣的就是这些游客的钱。
进入景区我这样的小摩托我记得是二百多,私家车和7座以上的车会更贵,具体不清楚,门票两百多,景区大巴120,帐篷多少钱我忘了,大概也是一百多,随便吃点儿啥也得一百多,这还没算油钱,真是没钱寸步难行,可是都咬着牙到了这里了,能不看?我觉得景区的人也是算准了我们这些游客的心理:几千公里你都跑来了,我不信你最后能为了几百块而放弃行程(电动车可以直接开到帐篷区,但电动车毕竟是极少数,定日县只有一个特斯拉的超充站,对其他品牌的电动车也开放)。
我特别佩服路上遇到的几个摩友:到了珠峰大本营景区售票点,门口打个卡,拍照留念,然后扬长而去,理由就是太贵了,划不来,说实话我真狠不下这个心:骑了几千公里,我就是省下几天的饭钱,也必须走完这最后一百公里——事实上我一路基本上都是每天只吃一顿饭,也确实节约了一些钱,只不过去古格王朝那一天,饿得有点儿狠了,到了景区门口摔车后没力气扶起来了,多亏当地一位大哥帮忙。
扯远了,接着上文说,其实不只是壶口瀑布,全国各地这样的景点多得很,可以说这是普遍现象,只不过这次壶口瀑布景区管理者点儿背,做事儿也实在太不讲究,事后的解释也实在苍白无力:那条公路通车那么多年了,都不见你们出来为了安全而建墙,难道那阵子就没有安全问题?而且道路安全是归交警管的,要是老出问题,那也是交管部门的事情,说实话这么多年我见惯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还从来没见过有哪个部门会为了其他部门着想而主动替对方完成工作……
争利于民这事儿以前我特看不惯,现在都麻木了,自己的很多利益我也维护不过来,要是为了一百块的利益去挣个说法,很可能要付出一千块的代价,而且不一定有结果,所以后来我真的有点儿怂了——不是原则问题,我都不去争,比如多收几块钱停车费,比如多收了一些水费,比如被通信公司坑了话费……我都忍了,不忍怎么办?
记得有一次投诉天然气公司,接电话的小姐姐居然劝我撤诉,理由是就算投诉了,她也没办法,因为天然气是独门生意,而且只要她把我的投诉一反映上去,单子里就会显示我的详细信息,对方说不定为了报复我会更加变本加厉拖着不给办理……
你看,居家有居家的不易,想出门散散心,看看景,结果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开心,好在这样的事情不是天天有,但即使就现在这样的频率和次数,也已经够我们糟心的了。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想看看自己的江山,咋就这么费劲呢?圈起来收钱就不说了,连“偷窥”一眼都不行?这是啥格局?真有必要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吗?
既然是为了安全,安装有空隙的栅栏不行么?就算不想装栅栏,必须用密不透风的铁皮,可是现在为什么又要拆掉?不是为了安全么?
类似这种自相矛盾的解释,最近这几年不知道我们看了多少次了,反正你咋说都对,咋说都有理,我们能怎么样?
加拿大的朋友告诉我,尼亚加拉大瀑布,除非你是要乘坐游船,坐直升机或者缆车,如果只是想看看,那么是完全免费的,我嘲笑说:加拿大真是土鳖,围起来卖票,岂不是能搞好多钱?朋友笑笑说:还围起来?加拿大的刁民们非骂死政府不可!
这个五一我看到了到处都是人山人海,也因为壶口瀑布的事联想到了长城,长城我去过,也是人挤人人挨人,但是长城也有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离着它很远就能看到,尤其是一些野长城,更是没有任何防偷窥措施,这还能行?我觉得可以考虑用大货车盖货物的彩条塑料篷布给长城加盖一个蜿蜒万里的棚子,这样成本不高,还避免了因为某些不自觉的人偷窥而造成的国有资产的流失,不知诸位对我这个建议,谁赞成,谁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