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夏之交,成都人会集中做一件事:拍摄漫天飘絮。
这玩意儿和秋冬又臭又脏的银杏果有得一拼。
因为“罪魁祸首”都是绿化树。
在某博、某音以及某书,不少网友晒出视频或照片。
成都的大街小巷,空中浮动着白色漂浮物,飘到行人的脑门上,飘进开盖的茶碗里。
“我前几天在东门市井喝茶也在飘这个。”
“从城南开到城北,到处都在飘。”
>>>网友反映:今年柳絮格外多
在各大问政平台,关于杨柳絮的投诉逐日增长,据麻辣社区《群众呼声》:“每年5月开始,武侯区三环路杨柳絮满天飞,已成了武侯区一大特色。”
网友提供的图中,柳絮顺着管道沾黏,密密麻麻结成团状。
(图源麻辣社区“群众呼声”)
还有网友吐槽:“行走间,柳絮常飞入口鼻眼,造成严重不适和困扰。”
四处飘飞的杨柳絮,更成了过敏体质和鼻炎患者的噩梦。
网友表示:“今年柳絮太严重了,出门只能戴口罩,很窒息。”
杨柳絮会带来哪些烦恼呢?
一是不利于健康:易过敏人群遇到飞絮,会刺激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二是影响交通和公共安全:“见火就着”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三是干扰工业生产及科研活动:干扰正常工业生产及科研活动,影响精密仪器测量准确性。(源:央视新闻)
那么,对于柳絮泛滥之态,官方怎么看?
>>>回应:已有防治措施
据红星新闻,近些年,为了减轻飞絮对市民造成的影响,解决飘絮植物造成的安全隐患,成都市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例如,从2010年开始,通过对树木注射干扰素,抑制柳树的雌株开花,从而减少飞絮产生,并且在飞絮开始产生时,增加街道冲洗频次,安排水车对树冠进行喷淋降尘。
同时,成都公园城市局发出温馨提示,建议过敏体质人士在飘絮植物繁殖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必要外出时,戴好口罩、佩戴眼镜或护目镜等,尽量不穿易粘附花粉等的外衣;回家尽量减少开窗,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和有过滤功能的空调。
然而网友并不买账,不少网友直接喊话:“能换种吗?”
(图源问政四川)
>>>网友提问:不能把杨柳树砍掉重新种吗?
据成都商报,知名科学科普博主“喵喵植物控”解释说,目前正是杨树柳树花期结束、种子飘飞的季节,杨树柳树借着轻盈的白色絮状绒毛,携带着种子,繁衍下一代,“时间到了,很正常。”“喵喵植物控”表示,网传视频中柳絮杨絮较为密集的情形,应该是恰好在杨树柳树比较集中的地方拍摄的。
他表示,成都花草树木的种类非常多,虽然柳树和杨树也很常见,但是并不单一,并且成都的行道树栽植的杨树大多数是原产北美的黑杨的一个杂交种,叫加拿大杨,简称加杨,绒毛相对其他种类较少。在杨树柳树种植集中的地区,每到种子成熟的繁衍季节,对人们来说,确实会成为一种烦恼,比如北方十多个省(区、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所以人们对北方春天出现漫天柳絮杨絮的印象更为深刻。
同时,“喵喵植物控”表示,虽然每年的飞絮惹人烦恼,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树木对绿化建设的作用。杨和柳生长迅速,对各种环境都十分地适应,河边两岸、山坡洼地、平原丘陵都能生长,加之易于繁殖和养护成本较低,树型也极美观,所以在中国成为了最为常见的绿化树种。
>>>实效:面对飞絮 有何治理新招?
既然无伤大雅,也没有换栽的迹象,那么对治理杨柳絮成都各区有何妙招?
【大邑】对杨絮进行冲洗作业
回复时间:2023.4
【青羊】对树干注射生长调节剂
回复时间:2023.5
【武侯】高压水枪冲洗与大面积修枝相结合
回复时间:2022.5
【蒲江】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对行道树树种进行优化
回复时间:2022.5
可以说存在飞絮困扰的区县各自大显神通,具体见效却不显。而对于同样饱受“杨柳絮”困扰的北京和北方地区,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做法,笔者搬运了相关方式以供参考。
据中国建设新闻网相关报道整理,一是监测+预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了2023年北京市杨柳飞絮始期预报,方便市民了解并科学应对杨柳飞絮这一自然现象。从3月下旬开始,济宁市采取“吹冲扫”三招对抗飞絮,在避开交通高峰期的前提下进行喷雾降絮。
二是修剪+药物。实施人机联合清絮作业,实现“无盲区、全覆盖”。济宁市通过药物提前干预,控制飞絮源头。“预计在5月中旬,我们会采用飞絮抑制剂对杨柳树雌株开展药剂注射抑制飞絮实验,从源头上抑制明年飞絮的产生。”
三是冲洗+清扫。在不扰民的情况下,采用“洒水作业+人工跟进”的方式,在喷雾“落絮”之后,环卫工人紧随其后清理路面飞絮以及树穴等飞絮集聚部位。
清絮任务,任重道远,希望市民朋友给官方多些理解,同时也希望官方再给力一点,莫让“絮”扰了生活,烦了情绪。(文/有想法的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