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答案、作弊器材、内部指标、点招名额......
2023年高考在即,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企图编造多种诈骗“套路”,准备将“黑手”伸向考生及考生家长。四川公安致信全省高考学生和考生家长,提醒大家增加防骗知识,提高识骗能力,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
每年高考前后都有家长被骗:
案例回顾
1
上月,据鄂尔多斯东胜警方通报,5月11日,东胜一名家长黄先生向东胜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报案,称其为了孩子上体育院校,托人“走后门”帮忙办理择校事宜,被骗13万元。
2
2021年5月,安徽警方破获一起在网上以“出售高考试卷答案”为名,骗取家长及考生钱财的案件。
嫌疑人黄某通过QQ进入多个聊天群,谎称自己有渠道可以买到高考答案,以每科1.5万元的价格将所谓的“高考试卷答案”出售给家长及考生,诈骗安徽、山东、湖南等五省10余人,骗取钱财10余万元。
3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曾披露了一起高考诈骗案件,林某听朋友介绍周某有门路可以弄到保送浙江大学的名额,付了首期8万元以后,周某陆续以“给领导送礼需要10万元”“以学生名义向校方捐款150万元可以额外加分”等名义骗取林某钱款共计134万余元。
2021年9月28日,被告人周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
与高考相关的诈骗也频繁发生
那么在高考前
都有哪些常见骗局呢?
1
花钱买答案、作弊器?
在考试临近前,网络上会出现大量贩卖“考试答案”、作弊器材的广告,诱使部分想走“捷径”的考生和家长轻易相信,并支付高额费用从而被骗。
2
花钱买内部指标?
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对招生政策的不了解,谎称能够拿到各大名校的内部指标或点招名额,只要家长肯花钱就可以保证录取。部分家长爱子心切,不加分辨便转账给对方从而被骗。
3
发放助学金,喊你发银行卡
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的名义诱导家长交纳各种名目的费用,或者诱骗考生或家长提供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从而进行诈骗。
4
花钱更改高考成绩?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短信发布虚假广告,谎称可以“提前查分”或者利用黑客技术“修改分数”,一旦有考生或家长轻信,便通过发送虚假查分链接、收取改分费用等方式进行诈骗。
5
喊你兼职?小心落入刷单陷阱
考试结束后,有部分考生会选择找一份兼职来锻炼自己或者挣点费用减轻家庭负担,这原本值得肯定和鼓励。但是,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社会经验,会落入刷单类诈骗的陷阱。刷单返利本就是一种违法行为,诈骗分子利用前面两三单的蝇头小利来诱使受害人加大刷单本金的投入,再以单数不够、交纳保证金等为幌子进行诈骗。
四川公安提醒
1、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检验,更是品德意志的考验。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人生的大考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切勿通过寻找“枪手”、购买作弊器材或试题答案等错误选择而让自己成为失败者,甚至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2、广大考生和家长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各种“助考机构”“辅导机构”的虚假宣传,以及利用网络、传单等方式散播的“助考”“包过”“提前查分”“修改分数”等欺骗性信息和诈骗行为。
3、要选择正规的求学途径,通过学校或者教育部门获取正规的查分途径和招生信息,遇到不确定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咨询学校老师或教育部门,切勿轻易相信网络上的虚假链接,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进行转账。
4、要谨防各类电信网络诈骗,一旦发现诈骗行为或者被骗,请及时拨打110 或到就近派出所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