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州道明竹艺村,国家级非遗项目道明竹编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融合建造的“竹里”,持续带动大批游客前往打卡;与李劼人故居比邻而建的东门市井是老成都市井文化体验街区,这里也是成都手作非遗传承(东门市井)体验街区,目前已集合川渝等地1200余件非遗传统美术工艺品和非遗美食产品,年接待人数20余万……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导下,“非遗+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强调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 越有文化,越聚人气。非遗与旅游的“双向奔赴”,融合发展的契合点要找准,更要创造;融合业态产品要能体验,更要惊艳。 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言,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要创新人们看见非遗的方式。“游客不仅要领略山河壮美,还要领悟文化之美,非遗理当以全新的看见方式,展示其时代价值,成为更多人得以看见的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