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83|评论: 5

[热点事件] 群起狂批川大女生,是一次极具时代价值的正义大反攻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6-15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群起狂批川大女生,是一次极具时代价值的正义大反攻



文丨将爷


今天文章开头,我要想以这几天俄乌战争的情势作为由头,引出一个“大反攻”的意象
刚才,我激情四溢了,围绕这场打了475天的战争,简直写嗨了。
就是因为这几天,连大量官媒都把“乌军大反攻”做到标题里了。
640
每次为文明和正义发声,我就经常写到收不住,狂绕。
我最近老是对着俄乌大地图,标注了乌军不断突破的路线,指着那些收复的失地,解放的占据点,激情地用笔一圈。
那一刻,感觉自己就像个穿越的将军。
只是,这种内心的激越,是不敢任性表达的。删喽删喽!
这是因为,之前,我吃过普保国们的亏太大了,深知这类人绝对招惹不起,所以,早就断了写这场战争的冲动。
那还是把视线从异邦战场,转向身边的人性战事,看看民意是如何和阴恶苦战的。
直到今天,中文互联网上最火的事,仍然是全民大战川大污蔑农民工的女生张某。
作为一名骨灰级网友,在我印象中,面对有些姿色又有些学历的女生,如此毫无怜香惜玉,不惜毁其前程,达到万夫所指,这现象似乎不曾发生过。
今晚我要说,就是如此民意汹涌,背后其实有着极为厚重的时代深度。
这件事,网上各种文章满天飞,但我也毫无愧色地说一句,昨天我在小号写的这篇“[color=var(--weui-LINK)]我支持开除该女生,但川大也应自扇五个耳光”,仍属一篇佳作。
没看过的朋友不妨点开上面蓝色字体扫一眼。因为今天晚上我不再重复昨天很多叙事了。
有一点值得说的是,昨天我在文章中就提及的腾讯解除与该女生实习合同等信息,今天官媒都证实了。
640
川大也许仍对该女生仍然会选择“不抛弃、不放弃”,但我敢说,社会已经用脚投票,已经以普遍的民意,向该女人投注了极度鄙夷的目光。
套用一个句式:川大张某,这个世界不要你了!
如果要把这种普遍整齐而又极其壮阔的民意姿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认为,就是开头说的三个字:大反攻!
表面看来,这一次人们不惮把最厌恶的口水吐向一个女生,似乎显得有些过激过度,似乎显得缺乏同情悲悯,甚至似乎显得小题大作了。
但是,正如我昨天文章清晰表达的那样,人们苦于太多权利情感遭遇掠夺捆绑已久矣。
而这个川大女研究生,身上集合了这个社会太多的恶因,非常适合成为一个公共批评的文化符号。
抱歉,我要说理论了——文化符号的抽象价值,很多时候要远远超过其物理材料本身。
对此生涩语句,我翻译一下就是——这个川大女研究生的人生肉身毫无意义,或者说人们批评的甚至不是个人——不是一个具体的人。
人们只不过希望通过对这样一个标靶,进行一场果断凶猛的炮轰,希望能将其牵连辐射的肮脏灵魂,也都击得四处溃散罢了。
关于这名川大女生的阴坏,网上分析的文章太多,我就不多重复了。
总而言之,从教育层面,这个女生几乎齐集了这个场域所有的恶。
她疑似校园霸凌女生,搞得那女生重度抑郁症。
该女生本科保研就被指为造假,大学拥有学生会小官权力,很会捞取各种机会资源;
擅长通过流量密码,谋取不义之财;
社交媒体上,她传递各种有悖人性文明的错误三观……
相关细节在昨天文章中写过,今天我就不多重复案例。
其实,大家只要以该女生疑似霸凌的中学室友的那篇小作文为切口,就能明白一个道理——总有一种大恶的形成,是由时间沉淀的。
640
可以说,川大女生此前的各种问题,标注了一个看似体面人走向恶的逻辑闭环。
可以说,川大女生正在从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向着一个危害社会的作恶者进行重大转身。
然而,从读书的校园走上实现的社会,最后她在一个农民工面前彻底翻车了。
这种命运轮转,是令人泪目的,因为太有偶然性了。
但,这个一路赢下来的精致套路主义者,偏偏就在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民那里,被彻底剥皮画骨了。
这样一次胜利,既吊诡,又悲情,不知不觉,其实在让全民内心破防。
要知道,我们全社会最大的痛感,也就是这样的捞偏门走捷径攀权力凌弱者的不正当者,却总是能成为赢家。
他们在各个场域里占据着公共资源,甚至主宰着他人命运!
凭什么要让这种人一直赢下去?
凭什么要把世界交给这种我们明明极度鄙视的人?
于是,这一次,人们普遍不干了,紧抓恶行,乘胜追击,纷纷要求剥夺她的党员资格,要求废除她的保研资格。
而且,不仅吁求学校开除她,还希望用人单位也拒绝她。
如果你真认为这是网友刻薄,那才是不知道民意智慧深度的真正浅薄。
今天,我特别动容地一点,就是很多网友强调“体制内单位绝不能收她”
640
这,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因为这种凌弱者要是在权力轨道上一路赢下去,官做得越大,地位越高,制造的民生苦难,就一定越大,受害者就绝不只是那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民。
不信,你们再回望一下,她对一个老实巴交农民工是如何侮辱诽谤陷害的。
她让老人家“去S”的样子,犹如凶神恶煞。而这种恶,是植入到灵魂深处的。
640
这种恶,在进入权力场域的流程中,恰恰又是很难过滤掉的。因为现实中,虚伪的两面人,往往占据高分。
对这类人,人们是怕了,是恨了,烦了,也是遭了大罪了。
于是,人们在内心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自觉:发出“别让川大女生进体制内”,其实就是想从源头上封堵可能出现的权力作恶。
是的,这个以网暴手段欺凌弱者的人,现在遭遇的全民攻击,也像是一种网暴。
对这样的吊诡,很多人难以理解,甚至同情心泛滥,认为不要痛打“落水狗”。
抱歉,原谅我这次要刻薄地说你是“圣母婊”。
不妨耐心听我解释一下——站在公共立场,站在普适性情感和正义的角度,人们狂批川大女生,真是有深刻正当逻辑的。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在所有抵抗恶的战场上,所有正义者都是在苦苦等待着一个时间节点,即一次大反攻的机会。
炮轰川大女生,就是指向人性、权力、文化、职场、机制等领域很多积弊流脓的一次大反攻。
集体民意不是网暴。这是朴素正义对隐秘之恶的大反攻,酝酿已久,来之不易!
厘清其中的正义价值,看透其中的公平期待,就知道网友不仅是理性的,是智慧的,而且还是大善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终于不敢再批川大张薇了,因为人又变“怂了”



文丨将爷



各位好,我是老将,今天太晚了,写不成完整文章,就随便聊个闲篇,到哪是哪吧!

昨晚,我在人格志写下《群起狂批川大张薇,是一次极具时代价值的正义大反攻》(已做超链接,打开蓝色字体可阅)。

这文章,是我今年很少能拿得出手的。当然,除了我今年没投入时间认真写,主要还是觉得现在没有发挥空间了。

不过,今天这文章又令我提心吊胆的了。

因为我没想到,今天有多家党媒一齐下场了,在指摘一些批评川大张薇的行为是“网暴”。

事情正在起变化,这里面传递的意味,太值得细品了。

我特别震惊的是,有一家地位极高的媒体,在标题中就把川大女生张薇的行为说成是“乌龙”。

这样的顶级权威媒体定性,顿时,就让我绝望了。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呀,这个女生已经知道人家真没偷拍,然而,她还是发了视频,说了各种污蔑、恶言和诅咒。

这样的诽谤侮辱,其实就是主动施恶。

“乌龙”是什么?那就是无心之失呀。

就像踢了乌龙球,球员心都是要碎了的,很多人当即就悔恨到掩面哭泣了。

然而,那个欺负农民工的川大女生张薇,面对人家没偷拍的真相,不仅不思悔改,还恨不得人家去死。

卧槽,这真叫“乌龙”?

当然,我也不敢争论,不敢反驳,因为惹不起呀。同时,我只能更加担心自己的理性表达,被视为越界。

而我昨天那篇文章,最大的看点,就是说现在各种隐权力对脏恶虚伪行为的保护,有些过度了。

于是,坏人步步为赢,好好节节败退。

这次,好不容易迎来了大反攻机会。然而,却深入不下去了。

因为我坚决不认同川大女生张薇犯的是个“乌龙”错失。

然而,现在的情势很明显,再去批像张薇这样的人,不经意就可能会被冠以“网暴”,掉进黑洞中。

念及于此,我格外伤心。

这些年,我有一种巨大的隐痛,就是总有一种力量对那种藏得很深的阴恶之人形成保护效应。

比如,骂涉嫌性侵、婚内出轨女生的教授为“人渣”还得赔偿道歉;

批评陷害霸凌弱者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也很可能被当成网暴。

这个世界会好吗?

如果能让朴素正义多点表达空间,如果能让短链条正义多点实现机会,这个社会就会慢慢变好的。

这些年写文章,写着写着,就会发现对恶人恶行,批着批着,就批不下去了。

原因就是我又“怂了”!

众所周知,我因为批了个涉嫌性侵女生而且在婚内出轨的前大学教授,让号主被迫打了三年官司最后输了。

这段时间,我在思考其中大量细节,翻看大量案例,说实话,我被很多法官“自由裁量权”给吓住了。

由此,我又查了近几年司法腐败案例,更是吓坏了,一些地方法院“扎堆腐败”,都几乎被“整锅端”了。不信你们去查。

当媒介不批评这些失德的负面人物,当律师扣着法律条文以所谓理性来不愿深入思考人性之恶,当法官对人性道德失去起码的敬畏,这个世界就一定好不了。

但,在强势媒介面前,在有大量资源的律师面前,在有司法权力的法官面前,面对各种正义断裂现象,一个人到底能有气力击败非正义的力量。


特别是,在种种不可抗力的驱使下,“怂了”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就像今天,面对那种“网暴论”“乌龙论”,我承认,现在我又开始“怂了”。

于是,就又担心起昨天这篇《群起狂批川大张薇,是一次极具时代价值的正义大反攻》(已做超链接,打开蓝色字体可阅)的命运了。

所以,没看过这篇的朋友,不妨点开来再看看。

毕竟,现在,能打一场美好的仗,还真特娘地太不容易了。

各位,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像我一样,经常活成“怂人”的样子?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使坏。
发表于 2023-6-1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让川大女生进体制内”,也不能进入国企。

发表于 2023-6-15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好的社会需要良知,时代前进需要正能量,拿起能够喷火投枪,向邪恶射出正义的子弹!

发表于 2023-6-15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已经不仅仅是她了,她被符号化,她所承担的也不是她一个人造成的,是种种事件积压至今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