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竹丝茄种植户 和四川满彭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 第一次交易会 农户们干劲十足,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据悉 当天的交易会共有5家农户参与 共收购竹丝茄1220斤
煎茶竹丝茄是一种可以生吃的茄子
它口感香甜,肉质细嫩,入口化渣
无论是蒸、煮、炒、煎、炸
都能展现出不同的美味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煎茶·竹丝茄的故事
Part 01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立后获评的
首个国家地标产品
煎茶竹丝茄是煎茶街道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超3000余亩,在当地已有200余年的种植历史。竹丝茄因其优越的种植环境、浓郁的地方风味和独特的香甜口感而备受欢迎。清代曾作为贡品选送宫廷,享有“煎茶竹丝茄,宫廷御用菜”的美誉。如今,煎茶竹丝茄在川渝等地的蔬菜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深受消费者青睐。
·2017年12月,“煎茶竹丝茄”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产品
·2019年—2020年相继参加“天府LIFE生活展”、“2020成都美好生活展”
·2020年5月纳入天府新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鹿溪荟”首个联动产品
·2020年6月,荣获2020成都首届一镇一品传媒大奖“特色农产优品”
·2020年9月,荣获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最优产业示范基地”
……
2020年6月29日,2020年成都首届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论坛暨“一镇一品”传媒大奖颁奖典礼,煎茶竹丝茄荣获特色农产优品
Part 02
三大举措,擦亮竹丝茄地标品牌
以地标产品为纽带,组建竹丝茄专业合作社
通过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连接到市场,并大力推广“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地标产品”的一体化生产、产销模式,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提高生产效益,将地标产品作为宣传的核心,增强竹丝茄的知名度。
实施“五统一”战略,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由竹丝茄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竹丝茄产业的“五统一”,即统一育苗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肥施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商标销售。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快竹丝茄示范基地建设,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通过协会带基地、专合社连农户的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为产区群众致富增收提供更好的支持。
实施“新乡贤培育计划”,建立帮扶联户制度
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亲农民、爱农村的农村工作队伍,并建立党员、会员带小户、带散户、困难户的帮扶联户制度。通过“学会一门实用技术、领办一个示范基地、扶持一批群众、带动一方发展的‘四个一’活动”,发挥党员、会员带头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成功培养科技致富示范户、种植能手,带动许多农户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Part 03
创新发展模式,
助力“菜篮子”供给保障
为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做大做强竹丝茄种植产业,煎茶街道积极搭建平台,引进满彭菜场作为竹丝茄销售主体,探索“村集体+企业+农户”抱团发展模式。今年5月25日,合作社与四川满彭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举行“煎茶竹丝茄”采购签约仪式,以定价销售模式助推竹丝茄“走出去”,带动农户创收增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擦亮国家地标品牌。
种植竹丝茄对于生活的改变,沿溪村农户苏其文深有感触。“我种植竹丝茄已有20多年了,现在合作社与满彭签约了采购,我们农户就不愁销路了,目前家里种植有6余亩竹丝茄,一年能收入4万余元”。
煎茶竹丝茄产业的蓬勃发展凸显了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为煎茶竹丝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他们积极协调各方利益,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乡村产业的全面发展。这种紧密的“政府+企业+农户”合作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
未来,煎茶街道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建设高标准竹丝茄绿色示范基地,推动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