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09|评论: 41

[原创·贴图] 6月游览西山风景区之开汉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8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30601-145239.jpg

开汉楼景区


开汉楼位于四川省南充西山风景区石材山顶,占地66.7公顷,是一座仿汉代建筑。楼高30米,共6层,是南充市观光旅游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开汉楼是为纪念舍生诳楚、义救汉王刘邦的汉将军纪信而修建的。公元前204年,刘邦被楚军围困荥阳,汉将军纪信乘黄幄车诈降,刘邦乘机逃脱,纪信被项羽烧杀。两年后,刘邦建立西汉。为纪念纪信舍身安汉之功,将其家乡置安汉县,历代赞颂,皆以忠义誉。宋诰词云,纪信以身殉国,实开汉业,果州太守杨济,在县南修开汉楼,以志果风。


旧楼已圯,2003年,西山风景区管理局在石材山移址重建。 [2]
2020年,西山风景区管理局启动了开汉楼夜景灯光提升工程,更换车轮投光灯327颗。提升后的开汉楼夜景灯光以暖光为主,每日19时至22时亮灯,璀璨夜景,美不胜收。



高30米,共6层,全框架塔形结构,汉代风格,屋面采用青灰色琉璃瓦,楼面逐层收分,每层均有走廊环道,木作门窗,底层汉白玉栏杆相围。楼前纪信将军雕塑英武神勇,广场全青石地板和青石栏杆。


开汉楼景区以反映南充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有纪念舍身诳楚、实开汉业的汉将军纪信的开汉楼,有长达200米反映南充历史文化的石刻西山画廊,有一泉一水皆忠义的忠泉义渠,有三横三纵山地型休闲健身福地之西山绿道,有一泉一水皆忠义的忠泉义渠,有三横三纵山地型休闲健身福地之西山绿道,有以三国廉政文化为主题的三国廉政文化长廊,有延续汉代历史文脉富集蜀汉风格的西河廊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5418.jpg


开汉楼应该是为了纪念纪信而修建的,那么纪信究竟是何人。。。 。。。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纪信为什么会成为城隍爷?刘邦是怎么报答纪信后人的呢?


纪信,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却改变了楚汉战争的结果。公元前204年,楚汉双方在荥阳相持对峙。项羽切断汉军粮道,将荥阳城团团包围。而刘邦在荥阳城内弹尽粮绝,在束手无策之际,身材和长相与刘邦相似的纪信挺身而出,建议刘邦用诈降之计逃出荥阳。纪信换上汉王服饰,冒充刘邦坐上龙车,从荥阳东门出城向项羽投降,刘邦则乘机从西门逃出。项羽发现中计后,敬佩纪信的忠心,封官许愿诱降纪信,可纪信宁死不降,最后被项羽焚烧致死。


c8ea15ce36d3d5395808083ce8c68157342ab0e5.jpeg@f_auto

这一情节,在《史记·项羽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


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可以说,如果没有纪信舍身救刘邦,刘邦等人就死在了荥阳,楚汉战争的结局就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完全改变了。而事实上,纪信救刘邦还不止这一次,早在刘邦赴鸿门宴时,纪信就是护送刘邦从骊山抄小道回霸上的勇士之一。《史记·项羽本纪》是这样记载的: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因此,刘邦称帝后,一直对纪信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刘邦追谥纪信为“忠右公”,封他为都城隍,给纪信家乡赐名为安汉(今西充县),在长安建庙塑像,永受香火。此外,刘邦还下令全国各郡各县建城隍庙,供奉纪信尊像,纪信也因此成为城隍神。


21a4462309f79052f710e001d8b2bfcd7bcbd54f.jpeg@f_auto

刘邦还命萧何寻找纪信后人,要给他们封赏,可惜正史里没有关于纪信后人的记载。三国时期的张晏在注解《史记》时,曾声称纪通是纪信之子。但司马迁在《史记·功臣表》明确写了纪通之父名叫纪成,在平定三秦时立有战功,但在攻取好畴时战死了。而纪信则是被项羽烧死的,所以纪通是纪成之子,而不是纪信之子。


到了隋唐时期,民间已经形成祭祀城隍神的固定风俗,城隍神也由此成为了保城护民、惩恶扬善、监察万民、祛除灾厄的化身,在忠义仁爱的基础上,赋予了城隍神更广泛的文化内涵,由此出现了很多由当地名人名士作为城隍神的现象,比如上海的城隍庙供奉的就是上海本地人秦裕伯,浙江义乌供奉的城隍神为项显佑,杭州的城隍神为周新,苏州的城隍神为春申君黄歇,北京的城隍神为杨继盛和文天祥,福州的城隍神为陈文龙和周苛。


48540923dd54564eeeaa3eab639ff485d0584f1a.jpeg@f_auto

在全国各地,城隍庙很多,不是所有城隍庙都供奉着纪信。但纪信作为古代第一位城隍神,在民间有着广泛且独特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川、陕、陇、豫地区,几乎每一座大一点的城市都有供奉纪信的城隍庙或纪公祠。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感佩纪信的忠勇仁爱,对纪信屡有追封,宋朝追封纪信为"忠佑安汉公",元代追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代追封"忠烈侯"。文人墨客、达官贤士祭悼纪信的文章、诗词、碑刻更是不计其数。


总结:虽然纪信的时代已相距二千多年,但他忠义仁爱的精神却从未离开。后世的关羽、岳飞、文天祥、秋瑾、夏明翰等中华儿女,也一直将他的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成为滋养、激励人们报效家国、忠诚使命、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汉业艰难百战秋,焚身原不为封侯,敢于诳楚乘黄幄,遂使捐躯重泰丘。隆准单骑从此脱,重瞳双眼笑谁酬?天今荒草空祠宇,一片忠魂万古流。纪信和纪信精神,都将永垂不朽!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词16:/抢紅包,购痛快~最高20618元紅包等你来!!WEZ1F4dTzUshqRrM!╰+Jīιng◔涷 9$mdIFd汉族为什么叫汉族,名称的由来



2023-05-01 06:38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民族,是炎黄子孙。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且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文化博大精深,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音乐舞蹈都十分丰富。那么,你知道汉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吗?
d5b7c6d66e1643fcb20fd94e0d946505.jpeg
汉族的族称,得名于汉朝。汉朝以“汉”为国号,是因为其开国皇帝刘邦曾被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由此可见,“汉”的初义是国名,其范围约在当今四川省及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以后衍为朝代名称和民族名称。
究其原,“汉”的本义是水名,指漾水。载籍所见,秦汉时名漾水者有二:一是“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说文·水部》漾条),此漾水又名西汉水,流入嘉陵江,汇入长江;二是“蕃冢导漾东流为汉”(《尚书·禹贡》,蕃冢山在今陕西宁强县),此漾水又名东汉水,时又称沔水,即今汉水,亦汇入长江。
汉族以“汉”为族称,并不意味着汉族的文化中心在古汉国或汉水流域。诚然,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都是构成汉文化的两支极重要的古文化,但汉族的文化中心很长时间里都是在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的平原。以此为主源流,汇合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地方文化,在秦汉时代,形成统一的汉文化。
fb849a9eff9645b595bbbef2320af715.jpeg
汉族,是上古传说中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民族。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
学术界普遍认为汉族是以先秦时期的华夏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的统一的民族。汉族别称“华夏族”、“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中原人”等。二十世纪之前较常用的名称为“华夏人”。
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炎黄子孙”及“炎黄裔胄”皆曾被党及中国国民党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现代则有龙的传人等称呼。
c7c3808a625d49c79b2c4bda1fcd7e32.jpeg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













词16:/抢紅包,购痛快~最高20618元紅包等你来!!WEZ1F4dTzUshqRrM!╰+Jīιng◔涷 9$mdIFdrVPqFe$:// MU6304词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民族,是炎黄子孙。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且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文化博大精深,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音乐舞蹈都十分丰富。那么,你知道汉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吗?
d5b7c6d66e1643fcb20fd94e0d946505.jpeg
汉族的族称,得名于汉朝。汉朝以“汉”为国号,是因为其开国皇帝刘邦曾被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由此可见,“汉”的初义是国名,其范围约在当今四川省及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以后衍为朝代名称和民族名称。
究其原,“汉”的本义是水名,指漾水。载籍所见,秦汉时名漾水者有二:一是“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说文·水部》漾条),此漾水又名西汉水,流入嘉陵江,汇入长江;二是“蕃冢导漾东流为汉”(《尚书·禹贡》,蕃冢山在今陕西宁强县),此漾水又名东汉水,时又称沔水,即今汉水,亦汇入长江。
汉族以“汉”为族称,并不意味着汉族的文化中心在古汉国或汉水流域。诚然,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都是构成汉文化的两支极重要的古文化,但汉族的文化中心很长时间里都是在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的平原。以此为主源流,汇合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地方文化,在秦汉时代,形成统一的汉文化。
fb849a9eff9645b595bbbef2320af715.jpeg
汉族,是上古传说中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民族。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
学术界普遍认为汉族是以先秦时期的华夏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的统一的民族。汉族别称“华夏族”、“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中原人”等。二十世纪之前较常用的名称为“华夏人”。
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炎黄子孙”及“炎黄裔胄”皆曾被党及中国国民党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现代则有龙的传人等称呼。
c7c3808a625d49c79b2c4bda1fcd7e32.jpeg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103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18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18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18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19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19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24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241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39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39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394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39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41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41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P30601-144128.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