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63|评论: 0

翻开《尘封的记忆》 成都高新区仁和社区讲解员带你走进中和丝绸厂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中和丝绸厂于1953年下半年由袁德贵、李春山、李绍文等几个人聚拢,采取各自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成立了华中丝织社,有机子8台,人员16人,生产软缎、丝绸,打破了以家庭和个人的经营模式,中和丝绸厂就这样诞生了。时任中和街道派往中和丝绸厂做采访并著有《双流(中和)丝绸厂纪略》的杨大明老师作为仁和社区首批讲解员正带着大家走进了那段尘封的记忆。

20230619162815front1_0_735952_FtBLXEVLGtNN5-TqyY5mKMfO0G6R.jpg
        6月17日,由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办事处支持,中和街道仁和社区主办,窄院子文化发展(成都)有限公司承办的社区讲解员培育主题活动在柳荫街80号中和记忆馆开展。社区两委代表、老协成员、社会组织,原中和丝绸厂职工20余人参与。
20230619162836front1_0_735952_Fo9VZ-foIEVYtB6LxlIEdr9OWXCC.jpg
        据时任中和丝绸厂团支部书记兼工会干事的李国琼介绍到,她们一家人和中和丝绸厂颇有渊源,在早年间他的爱人陈贤明先生是中和丝绸厂的机修工。李孃孃回忆:第一批“中和丝织社”老工人有10名,是李春山、李友传、雷子全、饶志成、李绍文、周淑秀、陈举贵、徐金凤、叶光明、屈志荣组成。其中,李春山是师傅,陈举贵是我的公公,徐金凤是我的公婆。当时他们都是脚踩手拉织丝绸。李孃孃指着陈列在记忆馆的老照片说,“这个就是年轻时的我。”
20230619162857front1_0_735952_FhWjw4RLZve0zikiqaI-HMgx-uWV.jpg
        活动中,除了和大家一起分享回忆,社工还专门给大家准备了简单的手工织布机,沉浸式体验织布过程,此次讲解员培育不仅拉起了老职工居民满满的回忆,还点燃了与会年轻的居民对中和丝绸厂那一段富有激情的青春岁月的憧憬。
20230619162926front1_0_735952_FmbTpyFpD3Q9_UCLzB104yBGEkaT.jpg
        据了解,位于成都高新区柳荫街80号的中和记忆馆,是由中和街道2022年社区品牌形塑计划(第二期)重点培育、仁和社区倾力打造的社治品牌。仁和社区,以“记忆中和,情怀仁和”的社区治理发展思路,服务老场镇中心区域。据仁和社区党委书记侯建介绍,以柳荫街80号为阵地营造的中和记忆馆,作为社区的品牌IP打造,是以挖掘职工记忆出发,旨在更好的服务原来丝绸厂、剪刀社、酿造厂等的职工群众,同时引导和培育他们成为社区讲解员,参与到中和场乡愁记忆的保留和传播中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