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05|评论: 0

[热点事件] 超常规!四川省委全会,传出明确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30621150113.png










既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两翼齐飞”,也要产业提质与规模倍增的“两全其美”。





6月19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重点研究了“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是四川历史上,首次以省委全会规格,进行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产业的专题研究部署。
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因。
工业,是经济之本,兴省之基;新兴产业,是大国重器,发展引擎。
能否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事关发展全局。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排位,都仅次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已排到了“恢复和扩大需求”之前。
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根据未来城市研究院梳理统计,全国也一共有26个省级行政区,将产业转型升级相关内容,列入了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以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正是四川破解这个关键课题的答案。
一方面,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国家战略大后方,贯彻中央精神,服务国家全局。
另一方面,打造发展的主引擎,支撑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现代化经济强省全面跃升。
微信图片_20230621150120.jpg
对此,四川谋划已久。
去年11月,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省内先发地区同欠发达地区协同共兴,以此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
而现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的谋篇布局,正是进一步落实这些战略设计的一份“任务纲领”与“路线图”。
四川需要直面的问题,是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
微信图片_20230621150123.jpg

截至2022年,四川入围中国制造500强企业只有12家;中国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100强只有6家;还没有入围服务业100强榜单的企业。
但四川也有自身优势。
目前,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产业都已突破万亿台阶;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正向万亿级产业迈进;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钒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发展态势强劲。
微信图片_20230621150130.jpg 图片来源:投资成都
按照工信部“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四川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特色消费品三大产业,都有机会冲刺世界级产业集群。
这些,都是四川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优势和底气。
面向未来,四川如何打造新格局?
十二届三次全会指明的方向是:
锚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
聚焦聚力实体经济攻坚突破。
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产业备份基地
突出能源、矿产等战略性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突出产业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优化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支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
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在此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要“两翼齐飞”。
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既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万亿级产业;也抓好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微信图片_20230621150134.jpg 图片来源:四川发布
产业提质与规模倍增要“两全其美”。
在此之前,四川对于产业发展目标的描述,主要是“三化三升七倍增”:
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提升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到2027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六大产业和数字经济规模在2021年基础上翻一番。
微信图片_20230621150139.jpg 图片来源:投资成都
而本次全会更强调的关键词,是“提质倍增”
统筹产业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
一个可供参考的指标是:
在2022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4.7%。
而根据规划,到2027年,这一数字要提高到超过40%
面向未来,四川也将抓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矛盾和主要短板,把“做什么”和“怎么做”统筹起来,突出重点领域、瞄准关键环节,系统部署、一体谋划
比如,区域布局方面,加强重点产业区域布局省级统筹,鼓励各地特色发展,构建“大产业、细分工”格局,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深化改革方面,推动园区“亩均论英雄”评价,推动新区和开发区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扩大开放方面,推进开放平台提能工程,支持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筹发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政策保障上,更是通过强化财政投入、金融支持、考评激励等一系列政策红利,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集聚发力。并通过省领导负责、省直有关部门分别牵头的优势产业推进机制,推动各项决策部署更好落地见效。
工业强,则四川强,产业兴,则四川兴。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四川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阶段。
沿着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方向,四川从经济大省到制造强省的道路,已经清晰。

-END-

作者:何梓  
编辑:邢伟丽
设计:凡入设计
审核:王云辉
投稿联系:email@scygdl.com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