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崖石壁上,几百年来,一块长达百米,高达三十米的大岩壁上刻的32个大者如斗,小者如升的神秘图形符号,一直困扰着人们,它就是的"红崖天书"。 早已闻名国内的红崖天书我直到今天才有机会去看一眼。从山脚到山顶,没有车路,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登上追寻古人遗留的足迹。在山峦的一片绿色中,格外耀眼夺目,好似镶嵌在碧绿地 毯中的红宝石。
石壁上有20余个深红色的形似古文的符号,似篆非篆,若隶非隶,非镌非刻,横不成列,竖不成行,大者如斗,小者如升,没看出所谓的苍劲,也没看出所谓的雄浑,即使书法的基本体式也没看出,倒是有一种巫术和桃符的神秘。这种呈现眼前不难察觉的神秘,更能激发人类去探索红崖天书那扑朔迷离的内涵。问苍茫大地,谁人留书,叹滚滚红尘,谁识此物?这一迷团,如同古代玛雅文字一样,令许多中外学者、文字学专家们耗尽心血而不知其中奥妙!数百年来被视为不解之谜的贵州关岭“红崖天书”,尽管屡有“新解”,尽管由他人呢方言已破解,但仍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甚至连红岩古迹产生于何时,为何种文字或符号,其含义如何,研讨了数百年,至今尚无定论。不知道这是大自然还是我们的祖先,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还是在考验我们的智商。
下山时,我竟然邪恶地希望这天书永久不被解读成功,让有兴趣的人继续兴趣,让无兴趣的继续围观,让世界多一些神秘,只是不要人为的破坏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