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81|评论: 7

[转帖] 经济日报:促消费不能止于消费券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7-10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暑期消费升温,新一轮消费券正在各地密集发放,数额从几百万元至上亿元不等。据观察,此轮消费券活动力度大、针对性强,不仅包括餐饮、零售、文旅等领域,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更是成为重点,体现出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共同促进,高频次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并重的特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6月底至8月,海南将举办2023第二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期间将发放2000万元免税购物政府消费券;7月至9月,浙江宁波将发放总额2亿元的“激情暑期”宁波消费券;6月21日至8月31日,河南郑州开展2023年“乐驾一夏”汽车焕新季活动,共发放5000万元汽车消费券;6月3日至7月16日,北京发放新一批“京彩绿色消费券”,涉及电脑、空调、扫地机器人等55大类超两万款商品。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仅家电领域,今年以来各地计划投入的促进家电消费资金就超过25亿元。

  小小一张消费券,应用得当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券属于“心理账户”中的“意外之财”,相当于增加了当期的可支配收入。一些想买舍不得买、可买可不买、可现在买也可未来买的潜在消费需求,因为消费券可能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消费券的使用场景一般是满减抵扣,客观上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客流,带来更大的交易规模。对于整体消费市场来说,消费券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快速转化为消费,是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抓手。

  这么多轮活动下来,消费券依然受欢迎吗?是的。5月20日,成都汽车消费奖励活动正式开启申领,个人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给予每人8000元奖励,12500个名额48小时内被全部领完。6月16日,2023“惠购湖北”首批家电消费券开始线上线下同步投放,当天核销7.16万张,核销310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金额4亿元。相关研究显示,消费券的杠杆率达到3.4至5.8,也就是1元的有效消费补贴可以带动3.4元至5.8元的新增消费。例如在辽宁沈阳,今年以来消费券整体实现了3.4倍的直接拉动作用,星级酒店、餐饮老字号等消费场景达到3.7倍,两款10元游惠民消费券更是被100%核销使用。

  也有观点认为,消费券具有一定“挤出效应”。消费券带来的未必是新增消费,也可能是提前消费,消费行为只是在时间上发生了转移。通过消费券节省下来的钱,也不一定用于其他消费,而是转化为了储蓄。由于消费券不是经常的、稳定的、可预期的,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心理预期。此外,消费券“谁来发、发给谁、发多少、怎么用、买什么”,规则设计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当前与长远,不仅考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获得感。无视地方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真实需求,盲目跟风、仓促投放,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加快恢复,但与接触型、聚集型消费相比,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央行发布的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选择“旅游”的居民占比上升2个百分点至26%,是唯一的增加项;选择“大额商品”的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7.7%,继续走低。随着暑期消费旺季的到来,居民出行旅游、休闲购物等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各地推出的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和活动,有望为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客观来看,消费券更多发挥的是短期效应,注重的是从增强消费意愿上发力,是一种“助燃剂”。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仅靠消费券显然是不够的。激活中国消费“强引擎”,根本上还是要完善长效机制,加快推动出台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居民就业改善和收入增加,提高消费能力,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作者:熊丽来源:经济日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

发表于 2023-7-10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促消费主要还是要促就业、增加人们的收入。发消费券只是一时之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发表于 2023-7-1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逸图 发表于 2023-7-10 15:02
  促消费主要还是要促就业、增加人们的收入。发消费券只是一时之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要有工作岗位才能谈得上促就业,现在送外卖送快递都饱和了,还有哪个行业需要大批劳动力?

发表于 2023-7-1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物价对应的是前些年的经济,经济下行物价也应该相应下行。硬扛着物价不降,再怎么刺激也起不了作用。

发表于 2023-7-11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钱替代发消费券,将原计划用来投资的钱,拿出大部分平均发给全国人民,直接增加居民收入。这种办法在海外包括我们的港澳地区普遍使用过,不仅能增加居民收入,还有缩小收入差距,降低居民负债率,达到刺激居民消费意愿,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如果每人发1万元,14.1亿人,也只有14.1万亿,仅占2022年预估固定资产投资额56万亿的25%。结合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给每个人发1万元对经济的刺激效果,肯定比投资56万亿的效果要好得多,同时还完美地避开了降息、降准引发的种种矛盾。

发表于 2023-7-1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事无成 发表于 2023-7-11 17:33
发钱替代发消费券,将原计划用来投资的钱,拿出大部分平均发给全国人民,直接增加居民收入。这种办法在海外 ...

      疫情期间美国给民众无差别的大量发钱,现在一个求职者对应两个就业岗位,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有史以来最低。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