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么大才知道我所居住的社区文化馆一直有开展公益培训课。抱着热爱艺术的态度去一探究竟,发现居然没有上班族能参与的课程。
| 各地青年都在关注
社区公益课,是社区面向广大辖区居民免费开放的课程,课程内容一般涵盖体操、声乐、乐器、舞蹈等,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真正学到技能。公益课堂其完全免费、多样有趣、多年龄层社交的特殊属性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关注。成都、重庆、苏州、福州等地年轻人都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出了对文化馆公益培训课程的浓厚兴趣。
(图源:小红书网友)
|| 免费社区课程难道只为小孩开放?
当我浏览了各个地区的文化馆公众号后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虽然提供的课程很多,并面向社区所有年龄阶层的人开放,但其实青中年上班族能报名参加的课程少之又少。
(图源:新津、都江堰区公众号)
以青羊区文化馆提供的课程为例,幼儿课程有 6门,包括街舞课、声乐课等;少儿课程有 12门;其他成年课程仅有 7门,只占总课程的 28%。
(图源:青羊区公众号)
同时根据各地区对外公布的招生公告,免费课程只在寒暑假开设,时间上也是尽可能方便幼儿、少儿。
(图源:温江区文化馆公众号)
(图源:新都区文化馆公众号)
||| 课程设置对“社畜”不友好
以成都为例,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光是双流区东升街道常住人口就达 44万,犀浦、柳城、桂湖等 7个街道的常住人口,在 20万以上。公益课程想要面向辖区内居民,其开设课程的容量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不值一提。
(图源:微博网友)
不仅班次少,还限制课程班级的人数及课程报名的数量,每人仅能报一门课,抢起课来的阵仗也许不输演唱会,网上不少人抱怨抢不到课。课程时间也不明确,报完名才出排课表,居民无法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最合适的课程。
(图源:小红书)
排课时间对上班族来说也很不合理。上课时间都在工作日,多人反映下班回家根本赶不上准时上课。有网友联系了当地文化馆,被告知,迟到或者请假三次及以上,会被记入黑名单,再也不能报名参加课程。
(图源:小红书网友)
|||| 免费课程推广不到位、服务差
- 推广不到位,便民利民的公益项目,却很少有人知道,知道的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不清楚预约的官方渠道。
(图源:微博网友)
“最开始听说是免费的课程,还不太相信是正规机构。” (图源:小红书网友)
(图源:武侯区文化馆公众号)
- 服务差,办公电话老打不通。有网友吐槽,自己曾拨打文化馆电话想咨询课程信息,但电话却一直无人接通,拨打多次才有人接电话。虽然理解工作人员也许因其他工作不在岗位,但咨询渠道的不畅通还是给报名带来一些困扰。
||||| 课程进万家,让社区文化馆做到“圈粉”无数
文化馆可以通过在社区公告栏或社交平台上多多推广来让更多人知晓公益课程,并保持科室电话畅通,保证咨询渠道有效。
课程内容可以做到覆盖面更广,应多在周末、节假日开设课程,以便更多人能参与。延长报名时间,提前公布排课表,给大家更多时间报名并有效降低占课率。(文/蛋打麻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