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教育局@前锋区教育局,先吐槽,再提个人观点
每年的年度考核优秀基本上由学校领导占据,战斗在一线的基层老师又有几个呢?从考核来看,没上课的领导(部分领导每周两三节课)和校长都排名前几,试问基层还有几个会去认真教书。学校的领导应该都是学校的教学能手,现在每周却上着无关痛痒的课程,语数外已经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关键每周就两三节课却年年总是排名靠前,课时多的基层老师说不定还是倒数。 不要跟老师们谈领导的业务工作多,下面的老师批改作业的量都已经超越他们的业务工作量了。何况领导些享受了每个月的出差补助、还有期末绩效、年终目标奖、甚至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这些都有另外列支,美其名曰工作津贴,这些津贴已经超出了班主任一学期下来不足千元的班主任津贴。很多学校期末绩效、年终目标奖这些费用从来不公开,只是让老师去看自己的,但总得情况,每个老师之间的差别无从知晓,到底悬殊多少仅有少数领导知晓。这些钱都是从每个老师身上扣下来发放的,为何不能公开,不能拍照转发?其中猫腻很多。希望教育局多发挥内部的监督作用,多去学校调研,切莫走过场。 教育应该以什么为重?难道不该是教学的业绩么?而业绩也与老师的精力和课时有关系吧,教一个班和几个班的所需精力根本没办法比较。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你们去调研看看学校的高级教师现在任教的学科、每周的课时等等情况,就应该知道教育为何年年倒退,每年流失的学生有多少。很多的高级教师已经不再上课了,有些是因为年龄快退休的原因(其实很多快退休的都是在一线上着语数外的),但更多的是部分领导因为职权的原因选择了不考核科目或者政治历史等小课。 教育的积弊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但这些积弊制约教育的发展,基层老师没动力没激情去做好教学,领导又忙于抢着拿各种奖状,拿各种加分。 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要多激励老师。1.全校的课时量应该要均衡,不能悬殊过大,领导享受了津贴就不应该减少课时。 2.涉及到全体老师的费用应该公开。(公开总数,每个老师的金额)为何不公开?这些钱都是从工资扣除的,有权知晓资金分配情况。捂着总会滋养害群之马。 3.年度考核要分层考核,把名额分到相应小组。比如,领导一组(必须一组不能到基层小组来),考核小组一组,再按年龄或者学科进行分组,要适当的考虑课时多的情况。考核时还应考虑学科间的比重问题,比如一个班的政治不能和一个班的语文做对等考核。 4.要强化领导、老师的服务意识,不能只是服务自己,而应该是服务整个教育。 附上前锋教育局关于此的答复,个人并不赞同,下发的考核细则都不敢大修大改提意见,不管你搞过多次的座谈,有些意见只能在网络上发表,毕竟有些话说了得罪的是领导,到时自己得到的就是被提小鞋。现在摆烂的多是有原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