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仅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的解读会千差万别,而且,不同时代对历史名著包括历史人物的“解读”也是变化而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这既关乎审美的变化,而关乎价值(道德)评判的变化。
吴承恩的《西游记》属于神魔小说,主要分为前后两个基本主题:大闹天宫的反抗(反叛)与西方取经的信仰追求。其实,吴承恩是以神话的形式反映和批判了社会现实的真实,需要通过深刻的解读才能认识和理解现实的黑暗,否则就流于肤浅了,比如唐僧、悟空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所遇到的妖怪,如果是没有背景、靠山的就都一棍子打死了,而那些从天廷、“天佬”身边“下凡”作乱的妖魔,在关键时刻都有主子出面保了带走,这能说是今天的解读“变得更黑了”吗?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啊!
这就是名著的深刻和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