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诊师主要做什么?
很多人以为做“老人陪诊师”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唯一内容就是陪客户看病。
无需任何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零基础也能入行”,毕竟,谁没去医院看过病?而在陪诊师郭家惠看来,他们需要熟练掌握的不仅是下载上海各大医院的客户端,关注医院最新动态;还要了解各家医院的专长和相关医保政策;摸清每个科室、检查室、缴费处的位置;学习医疗相关基础知识……
郭家惠陪客户就诊
如今,郭家惠基本每天都有陪诊订单,通常一天可以陪诊两位客户,她会提前和客户确认老人病症和挂号科室,确保不出问题,并提前带好各类设备,给老人做好简单检查再出门。
“很多客户是外地来上海就医的,或者本地老人的家属工作忙,有时候老人也不想孩子总请假。”
郭家惠说,她印象最深的客户是一对80多岁的老两口。
两人体检后都发现有慢性疾病,由于孩子在国外工作,就选择在大众点评上下单,预约陪诊服务。
“爷爷有心血管疾病要做手术,需要提前做各项检查和医生沟通;奶奶有老年痴呆,同时膝盖有损伤,还有睡眠呼吸阻断等问题。所以,当天我陪着他们跑了至少五六个科室,才把所有的病症检查都看完。”
忙碌的一天过去,郭家惠也收获了温暖。
因为两位老人行动不便,郭家惠将他们送回到家门口,“他们很热情地邀请我去家里吃饭,感觉把我当成家人一样,能被认可就觉得很开心。”
陪人看病也能实现月入过万
当陪诊师,原本只是郭丽丽的“突发奇想”。
2022年2月“上岗”的她是常州最早的陪诊师之一,如今带起了团队,并把陪诊服务拓展到了“北上广”的大医院。
郭丽丽是个90后,为了方便带孩子,郭丽丽想找一份相对自由的工作,刷视频时得知了“陪诊师”这个新职业。
“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们对就医流程和智能化不熟悉,他们将会是陪诊师服务的最大市场。而且,就拿我们常州来说,很多外地人初来乍到,对常州不熟悉,也会需要陪诊服务。”郭丽丽分析说。
当时,常州还没有人做这一行。
没有客源,她便在社交平台上开了号,发布陪诊信息。
直到半个多月后,她才等来第一个客人——
一名孕妇,对方让她去帮忙取药。
“熬过第一个月后,从第二个月开始,我的业务量开始猛增,后来逐渐稳定在每天两单以上。”郭丽丽说。
第一个月她跑了十几单,挣了2000多元。第二个月,她的业务量就增加到四十几单,此后,每个月的业务量都维持在六七十单,日均两单以上。
最多的一次,她一天跑了7单,挣了1100元。
一年多来,郭丽丽已经提供陪诊服务1000多次,月收入也从几千元开始稳步上升,如今有1.5万元左右。
湖北武汉一名95后女生章章自曝当“陪诊师”月入1.8-2.5万,按照章章的说法,比在公司上班强很多。
视频截图
不过她也表示陪诊师并非没有要求,同样需要不断地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专业。
像章章这样的高收入陪诊师,白天做跑诊业务,晚上还会翻阅各类心理学、医疗服务类书籍、浏览科普视频等。
视频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