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新繁街道,自古便物产丰富、人烟繁盛,号称“千年繁邑”。属川西膏腴之地,全境土地平旷,物产丰盈,土产泡菜,冠绝川西,地方风俗尤为纯美。
走进拥有2800年历史的新繁,沿着锦水河畔,漫步在水磨花溪、拾里庭院、曾家院子,听古老水磨和碾陀无声地诉说过去的故事……
2023年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作为国家和省市区四级重点镇、新都西翼发展的主力军,新繁街道聚焦“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重大要求,紧扣“一心三区”战略部署,在大局中找定位、强担当,奋力书写“繁邑复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力产业项目建设
筑牢支撑点
2023年1-5月,新繁40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6亿元。33家限上商业单位完成销售收入10.1亿元、零售收入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亿元,新增入库项目10个,总投资额7.64亿元,全口径税收完成1.64亿元。
在经济质量双升的背后,是新繁对产业项目建设的持续发力。
新繁街道党工委书记庄小林介绍,去年以来,新繁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绿色食品认证5个,锦绣蔬香园区成功创建市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家,6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1家,太和坊启动IPO上市,开启了新繁食品企业上市破冰之路。天府国际医贸城项目开工建设,有力推动了我区医贸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普文社区400亩集体建设用地专业化市场更新试点有序推进,为园外企业规范发展探索了新路子。
在着手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安全生产也是产业项目建设的有力保障。
在新繁街道,“四方安全管家”已经在工贸行业当中首推,目前,已经累计排查隐患3.4万条,重大隐患3052条,投入整改资金1亿元。安全生产实现了“三个转变”:企业由被动接受检查转变为主动查改隐患,三方机构由敷衍检查转变为细致检查,属地履职方式由“外行监督外行”转变为“内行监督内行”。
成都市华龙家具装饰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宾馆酒店家具及固装家具,该公司从2021年12月起,聘请专业的安全机构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专业化的安全检查、整改把关和咨询服务,排查出隐患34条(其中重大隐患6条),投入整改资金198万元,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筑牢了安全底线。
“新繁街道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实干担当,着力促进产业转型攻坚突破,推动食品产业高端化、家具产业新型化、医贸产业规模化,促进农业融合发展、工业创新发展、服务业蓄势发展,用高质量发展推动‘繁邑复兴’。”庄小林说道。
“一江一河一片区”
支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作为“川西上五县”都江堰精华灌区,新繁街道拥有6.99万亩耕地,在全区镇(街道)中面积最大,且田园肌理保存良好,是打造天府粮仓精品区中重要的一部分。
“聚焦‘一江一河一片区’推动乡村振兴,是新繁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与重点之一。”庄小林说。其中,“一江”即清白江,一河即毗河,一片区即锦绣蔬香片区。
据了解,按“片区景观化、农业工业化”发展思路,推动锦绣蔬香片区发展,新繁街道将加快推动农业“双创”园、专家小院建设,计划引进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工作团队5个。运用专项债新建农业科技大棚400亩发展立体农业、数字农业,力促离草科技、深圳琦碹等种苗、蔬菜企业落地,力争引进10名创业人才拎包入驻。
新繁粮食产业服务中心围绕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全生命周期,开展了“五代”服务(即代清理、代烘干、代加工、代储存、代销售),提供耕种管收储销一条龙服务。2023年开展集中育秧4000亩,服务面积35000亩。建成新都区最大的粮食烘干中心,有烘干设备22台(套),日烘干量达460吨,2022年共计烘干粮食22000吨,烘干服务25000亩,存储粮食20000吨,为全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依托“服务中心+种植大户”的合作模式,实现了规模种植全程技术托管,助推粮食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发展,全力呈现优质粮油精品“天府粮仓”新繁画卷。
2019年10月,新都区“乡约拾里庭院生活”新繁乡村文旅寻味季活动在新繁街道汪家村拉开序幕,“拾里庭院”乡村旅游目的地首次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一期建成94天试营业期间,接待游客4.6万人次,营业额超过110万,村民分红14.2万元。乡村旅游的打造既美了当地的村容村貌,也让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方式有了质的改变。
2023年,以“天府粮仓精品核心区”打造为契机搭建的“超级乡村”平台落地“拾里庭院”试点,推行引外融内、用户优先的乡村自我更新迭代机制,将通过整合拾里庭院、优耕农业、强兴腾达农业、晨曦咖啡等既有资源,同步引进兵团红品鉴中心、桅杆树科技、社企星球集团等新元素,进行乡村素质整理提升和制度创新,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因需发力,营造信号同频、融合有效、多元共建、开源共享的乡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