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花钱就动歪脑筋建方舱?又想从方舱里寻出那份“美丽”来了?
谢歌说事
疫情过去快一年多了,可有的地方对于建方舱医院仍恋恋不忘。近日,有市民发现,佳木斯市某居民小区出现“方舱医院建设项目”公示板。网友质疑,难道又要开始建方舱医院了?
[color=var(--weui-FG-HALF)]
[color=var(--weui-FG-HALF)]
[color=var(--weui-FG-HALF)]疫情过去快一年多了,可有的地方对于建
[color=var(--weui-FG-HALF)]
针对质疑,当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回应,项目申请资金时用的是“方舱医院”,是疫情期间国家给予的专项资金,实际规划建设文旅、宾馆类项目。
不妨解读一下这个所谓的“回应”。意思很明显,一是该资金属于专项资金,当初向上级申请资金的目的。就是为了建方舱医院,但这笔资金一直没有落实下来,现在资金拔下来了,可是疫情又结束很久了。这么大一笔巨款咋办?按照财经纪律规定是不敢乱花的,因为属于专项资金得专款专用。那怎么办呢?当地就打起了“小算盘”,拔下来的钱是不可能退回去的,必须得花掉,那就只有修建方舱医院,于是就出现了对外向市民“公示”,这个叫信息公开,花掉这笔钱总得有个名目吧,是这意思吧?凡在体制内的人都懂得。
这个新闻,直叫人看得唏嘘不已。据网民上传的视频显示,建方舱医院的招标预算超4200万,目前处于公示期,正在征求民众意见。在被媒体质疑后,当地有关部门才匆匆应对质疑,称,专项资金没用完,实际是规划建设文旅宾馆类,意图堵住舆论质疑的口。面对采访,当地工作人员吞吞吐吐地说,这笔钱是疫情结束前国家给批的建设方舱医院的专项经费,经费下来了,不建不行。
“不建不行”这句话也说得出口?这不一副败家子做派么?
我就说,在一些地方,只要是上面划拔下来的钱,不管是预算外还是预算内的资金,或者是某些专项资金,管他花不花得完,总之都是不会主动退回去的,一辈子也不会退回,这就是今天在基层我们看到的某些状况。而且他们花起钱来,大手大脚,反正资金是国家的,所以从来就不会感觉心痛。
我们在基层调研时还发现,一些基层的官员说,上面划拨下来的钱,其实花不花得完,不重要,关键是如果不花钱,说明自己部门的工作没干好,所以有的钱,到年底了,花不出去咋办?想办法花,巧立名目、突击花钱,也得完成花钱的任务,这就是某些基层官员的心态。也难怪,经济下行,但其实,基层的乱花钱和铺张浪费也是很严重的,这个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下面在乱搞,上面有没有责任呢?当然是有的。当初签字批示同意这些专项资金的领导,大笔一挥之后就不再过问,划拨资金的部门也不对这些资金进行跟踪,钱,到底用在了哪里,心里没数,成了一笔糊涂账。财政、审计皆失职。
一个小地方的部门就可以这样放任,那么,盘点一下全国呢,像佳木斯这类没有花出去的专项资金,到底还有多少?国家下拨的资金是否是个无底洞?是不是该把这些钱都全部收回来,用到该用的地方去呢?官方公文里不常常在对老百姓讲,要坚持把钱用在刀刃上吗?刀刃呢?哪是刀刃?在哪里?
方舱,是疫情时代的产物,是这个时代的痛。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乐意再去方舱,去隔离,那么,佳木斯对外公示建方舱之举意欲何为?因为要把上面拔下来的钱花掉,竟然又打起了修建方舱的歪主意,犹如寻找到一枚千年灵芝一般,是那样的性感、生动,外加一份恶心,动这样的歪脑筋,恐怕也只有那些祸国殃民的腐败官员们才想得出来了。
看这事儿,得有多奇葩?真不知道,佳木斯的这个“方舱医院建设项目”公示板,是出自哪位官员的个性思维,是不是在他的眼里,过去的那些苦难的方舱所具有的高贵气质和建筑特色足以像古典音乐一样洋溢八荒。看来,他是充满了无限眷恋地要帮助那里的人们去实现“让人民群众爱上隔离”的美好愿望?
难道,苦难就真的是一个化了妆的祝福么?疫情过去了这么久,居然还想,要在方舱里面去寻出一份“美丽”来了。为了花掉国家的钱,就要再次撕开伤口建方舱,佳木斯的官员竟然可以如此堕落?
昨天,光明网有条消息:
真是久违了啊!光明网终于还是憋不住了!质疑河南灾后重建资金出现问题甚至截留,国家和政府划拨的专项资金,为什么没有用到老百姓身上?又是谁,如此胆大妄为?监管核查又在哪里?重建家园的灾后重建资金出现问题,损失的是国家,痛心的是百姓,容不得一分一毫的差池。在灾后重建资金上动手脚,更是于党纪国法民生所不容。国家的钱,老百姓的钱,必须明明白白,必须一查到底。
那么,佳木斯呢,难道,除了建方舱,钱就没地方可以花了么?这些天,河北等地连降暴雨,那么多的百姓受灾,捐一些款过去不可以?还有,在民间底层,那么多的人还生活的比较困难,你们是真的看不见?
前些年有个新闻,云南小学3年级的一位留守儿童,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4.5公里之外的学校上学,他上学的那个冬天,气温低至零下9℃,头发结成冰,到了教室后,同学们都在嘲笑他,因为他的头发和眉毛上沾满冰霜,像开了冰花一样。
这位小男孩看上去令人如此心酸,哪里还让人笑得起来,却被媒体赋予了正能量,然后被流量消费。媒体称,“你吃的苦将会照亮你未来的路”。于是,所有的人都被“冰花男孩”“感动”了。
现实中,像这样的“感动”、这样的“美”俨然天上的繁星点点,就连嫦娥奔月也会忍不住回头一看,就算是微笑也会带着心酸的眼泪,少不了来一回,何似在人间。
一位87岁的奶奶拾荒卖废品7千元然后捐给慈善机构,然后就也感动了全国人民,于是,大家都去为老人家的善行点赞。
看到类似的新闻,我总是忍不住藏在内心深处的忧伤。还有那个早已逝去的24岁贵州女孩,因为贫穷,每天只花2元的生活费,体重只有43斤。不管条件多么拮据,她都没有放弃过学业。她说,我一生善良从未做过什么坏事,可这人间疾苦没有一件放过我,人间是个好地方,但下辈子,不来了。她短短的一生,恰如一个悲情故事,演绎着这个世界的光怪陆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些苦难中的底层百姓,他们都需要钱,可我们的某些官员和有关部门花起纳税人的钱来,可是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手软和心疼啊!其实,世间所有的苦难都不值得去感恩、赞美和歌颂。人类精英努力的目的,是减少和消灭苦难,以及寻找产生苦难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根源,而决不是去从苦难的“方舱”中寻出美来。
用“知识”去作恶,无疑是一种人世间最为邪恶的力量。赞美和歌颂苦难的人,才是苦难的制造者。一句“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便是他们隐藏在艳妆背后的诓骗。当你竭力去渲染并制造这种犹如鸦片一样的心灵鸡汤,在让人产生幻觉之后,悲剧和苦难,便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