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06|评论: 1

[原创] 题目不是篇名——三下至六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
    我出书《长河浪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指瑕网文选(再版)》(非正式出版)了,这是指瑕一事的回顾,总结,它可算是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史的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现拟上传其中若干篇,本文是上传的第八篇——类同篇《题目不是篇名》。
本篇所议问题,人教版错例为10,范例为4;部编版错例与范例之比为15比1。
    之前上传的是《序文一》、《序文二》,自荐篇《经典经典经典》,类同篇《啊字变音变形》、《丁冬应为叮咚》、《有盖瓦没沟瓦》、《引语独立与否》。


题目不是篇名——三下至六下

标点(10-1.0)
    本文所议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题目”、“题为”、“为题”所对象用书名号标示之瑕从三年级下册到六年级下册,共10

    例1.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2003—2017学年三年级下册47页)
    例2.唐朝大诗人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2006—2018学年六年级下册41页)
    例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2006—2018学年六年级下册60页)

浅析
    “题目”、“题为”、“为题”所涉对象用书名号标示似是大为不妥。


    一、从词语说开去。
    三个词语,关键“题目”的定义,因为后两个“题为”、“为题”说的都是“题目”。如“题为”,即题目是,题目叫作;如“为题”,即作题目,作为题目。“题”也可说标题,标目。
    “题目”,涉及诗文或讲演内容的简短词句。关键词:涉及,简短词句
    1.所谓“涉及”,有别于《现代汉语词典》“概括”(“概括诗文或讲演内容的词句”,1287页)之说。题目不一定“概括”,但一定“涉及”。如人教版2015学年一年级上册课文《在家里》(49页),从题目家里只知指向空间,不知说人、说事抑说物等,无从“概括”——实际说的是家里的家具、家电等物。如人教版2016学年二年级上册课文《一分钟》(31页起),从题“一分钟”只知指向时间,不知要说谁、发生什么等,也无从“概括”——实际说的是小朋友元元多睡一分钟致迟到二十分钟之事。换言之,若题目真的概括了内容,则定可望“题”生义,事实上《在家里》、《一分钟》都不可望“题”生义。又,若“题目”为“清明”,则形式或诗或文或演讲不等内容亦可演绎不一,即不一定就是杜牧之《清明》。这也是“题目”可以说“涉及”诗的内容而不可说“概括”诗的内容的重要论据。
    “题目”还有一个特点,不少时候它是指向未成文的。如例1之“《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尚未成文,如例3之“《我的理想》”,亦尚未成文。
    既未成文,内容安在?
    内容不存,概括焉附?
    2.所谓“简短”,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没有哪一篇课文的题目超过十五个字的——唯词句”而非篇章才可如此“简短”。
试以人教版2018学年六年级下册41页提及的诗篇《清明》为例:
    《清明篇名,清明题目。
    《清》,诗篇名称,指整首诗。它包括题目清明”,包括作者杜牧处朝代唐朝,包括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清明首诗的题目,这两个字。它只是一个,指向诗所叙述的物、事的清明节这一段时间。
综上所述,名《清明》题目清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包含与包含的关系。两者用不同标号标示:前者用书名号,引号。
    如前述三例的书名号全都应该改为引号,且例1引号之间应用点号点断——可顿号或逗号:


  例1.1 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
    例1.2 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
    例2.唐朝大诗人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例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3.所谓“词句”,即题目可是“词”(如《清明》),可是“短语”(如《我的理想》),可是分句或句子(如《我给自己画张像》)。

    二、错例还有7处——书名号均应改为引号(4—10)。


    例4.……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四上34页)
    例5.……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则》,……(四上37页)
    例6.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四上126页)
    例7.……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五上14页)
    例8.有一次命题作文写《一件不愉快的往事》,……(五上14页)
    例9.……题目叫《寻梦》。(六上24页)
    例10.……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六下18页)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范例。


    1.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六下122页)
    2.辩论结束后,可以以“一次辩论”为题,……(五上17页)
    3.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四上117页)

    范例3,图画名与图画题目,两者泾渭分明,各司其职。《胜似亲人》是图画名称,美术作品,用书名号标示它包括题目“胜似亲人”,还包括整个画面以及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创作日期等。而“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之“胜似亲人”,只是将要写的习作的题目而已,且未成文,用引号标示。


    笔者于2008学年起对题目”等误用书名号标示的问题提出上述质疑。


    四、订正之例。
    原文,人教版2018学年六年级下册《作文上的红双圈》,130页:


    我投了稿,作文题目叫《补考》,是一篇很长的作文。

    订正,部编版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同文:


    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
原文
本篇所议问题,人教版错例为10,范例为4;部编版错例与范例之比为15比1。
订正
“部编版错例与范例之比为15比1”改为“部编版错例与范例之比为1比15”。
致歉。
梁慈祥
2023-08-07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