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还是大学生的浙江人许康平在朝天门码头抓拍了一张照片,将重庆“棒棒”冉光辉送上了热搜。
照片里,冉光辉肩上扛着一包几乎要高过他身体的蛇皮包裹,右手牵着的一个小男孩,嘴里叼着一根香烟,正在“下台阶”……
如今,10多年过去了,照片里的孩子怎样了,冉师傅的生活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回访热搜当事人,今天,跟着潮新闻,走进重庆棒棒冉光辉。
早上9:00,朝天门码头。
我们见到冉光辉的时候,他已经工作了一个多小时了。
重庆素有“山城”之称,山多、坡多、阶梯多,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棒棒”这一职业。重庆棒棒们依靠一根棒子,每天爬坡上坎为别人挑担子。
“我其实昨天晚上8点就出门了,那个雇主叫我去船上帮忙运沙子,搞到今天早上6点多,回去睡了一个小时,7点多又到码头,帮酒店搬包裹,要从码头的船上搬到桥头,等会儿会有人来接。”
和照片的上那个精干的中年男子相比,这个年近六旬的汉子,脸上明显多了很多皱纹,黝黑的脊背也有些佝偻了。他肩上的包裹里塞满了针织用品,大概有百来斤重。
“累吗?”
“有活干,赚到钱,就不累,没活干才累。”
冉光辉的话不多,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作息)时间不固定,“像今天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经常有的。有活的时候就多干点,没活就休息。”
就在记者跟他聊天的这会儿,他接了好几个电话,看这样子,接下来的活都安排上了。
“他很出名的,很多电视台采访过他,湖南的电视台,北京的电视台……”说起冉光辉,旁边的工友余师傅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是同学,同一个村,同一个大队的,小学也在同一个学校读的。我们的老家在丰都,就是那个鬼城丰都知道吧。”余师傅说着,热情地打开了自己的手机,给我们看他收藏的照片,还颇有点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冉光辉是他们这批人里最早出来重庆的,也是他们当中最早买房的,就买在重庆的市中心。
下午13:30,大正服装批发市场
朝天门背后的服装市场,是冉光辉接活最多的地方。
“我们在朝天门这一带干了这么多年,走到哪里基本上不用问路,随便钻。”
这一带的人都知道,冉光辉不怕吃亏又肯干,所以,大家都喜欢给他打电话,有的甚至把库房钥匙都交给他保管。
冉光辉告诉我们,现在活还不算多,等到换季的时候,才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直到过了1点,他才有时间坐下来喘口气。
在服装市场角落的一个小面摊,他给自己叫了一份小面,素的。
“我平时一般都自己带饭,现在天气热了,有时候就在外面吃点。”
冉光辉告诉记者,自己一家是2009年从老家农村来到重庆(主城区)的,当时儿子两岁多。他说,自己没读过什么书,只能卖力气做棒棒。
“你问我这十年最大的变化?变化就是我老了,孩子大了。我今年已经快60岁了。”
说起那张让他“出名”的照片,冉光辉仿佛回到了10多年前。“许康平老师,他当时还是大学生吧,好像是在实习拍照。我呢,那段时间刚好孩子跟着我在工作。棒棒这份工作吧,时间上比较自由,我老婆白天要去工作,没办法把孩子带在身边,那时候孩子才两岁多么,就跟着我一起送货。我当时也不知道被许老师拍了照的。”说到这个浙江老友,冉光辉脸上有了笑意,“我们现在就像一家人一样,他每年都回来重庆看我,到我家里吃顿便饭。”
“出名”给冉光辉带来的是更多的曝光,“有些人说,我现在是网红,认为我了不起,我没有这种想法”。他说他去过三次北京(录节目),还有企业邀请他去做主播,拍电影……这一度让他有点迷失方向。不过,最后,他还是决定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棒棒”,他觉得用自己双手赚来的钱更踏实。
“现在做棒棒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去网上买东西了,这个市场的生意也没原来好了,”冉光辉告诉记者,他两个女儿都已经成家了,外孙也快小学毕业了。他没什么理想,也没什么长远的目标,趁身体还行的时候就多干点,攒点钱给儿子上学,不能让孩子跟他一样挣这种辛苦钱,“至少要干到儿子大学毕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