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以来,学校统一配餐引发的“预制菜进校园”话题引发热议。四川手机报记者咨询成都多所中小学,得到回复:学校一直未使用过,也不会使用预制菜品。同时,成都市教育局和泸州市教育局在问政平台麻辣社区回复网友问题,均表示全市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未使用预制菜,并接受师生、家长的长期监督。
成都、泸州教育局:学校没有用预制菜
近日,有成都市民在麻辣社区询问:“成都现在有没有预制菜进学校”?
成都市教育局回复:成都市教育局和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印发《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大宗食品原料统一配送实施办法》,将米、面、油、冷鲜畜禽肉、鲜蛋、水产品等食堂主要食材纳入大宗食品原料统一配送范围,实行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严格索证索票和食材验收,确保食品新鲜、优质、安全可靠,没有将预制菜纳入大宗食品原料配送范围。
泸州校园内是否在用预制菜?泸州市教育局回应,经了解,目前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暂不存在网络上热议的“预制菜进校园”现象,并表示:“泸州教育局长期以来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源头管理,严格落实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等制度和采购过程监管,严把采购关、验收关,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食品加工制作,确保学生吃上安全、健康、营养的饭菜。”
近期,浙江湖州、山东青岛等地教育部门也进行了回应,表示当地中小学幼儿园不会使用预制菜。
成都多所学校:一直未使用,也不会使用预制菜
记者近日采访了多所成都市的中小学校。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两校三区(交子校区、锦城湖校区、附属小学):学校从未使用过预制菜,每日食材均从可溯源的基地当日运送,师生还能在食堂看见制作全过程监控,所有食材均能溯源。
天府第四中学校:学校未使用预制菜,天府四中从操作间到备餐间,从环境卫生到食品储存,保障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守护师生用餐安全。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学校从未使用预制菜,均为当日新鲜制作。
成都天立学校:学校东、西两区都未使用预制菜,所有的食材都坚持当日配送,保证新鲜,到晚上未使用完的食材会做相应处理。
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学校坚持当日配送,使用新鲜食材制作当日餐点,承诺未使用预制菜。
成都市西川汇锦都学校:西川汇郫都和龙泉两校区,自建校以来,从未使用过预制菜,今后也不会使用。两校所有菜品、面点都由学校直接聘请专业厨师现做,并且明厨亮灶,市场监管部门可24小时查看厨房监控视频,视频也会上传到后方保存,随时接受监督。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学校坚决不使用预制菜,食堂所用食材均从区教育局审核资质名单中的供应商处进行采购,且有专人对每日送达食材进行检查,确保新鲜。
成都市新都区芭德美际学校:一直以来,学校用心挑选每一份食材,每周二还会提供各地特色餐,营养丰富,搭配均衡,不使用预制菜。
成都市金牛区天一学校:学校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不会使用预制菜。学校会不定期举办食堂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对学校食堂原材料采购、加工工作流程、卫生保障工作更直观了解,接受家长的监督。
成都市双流区圣菲学校:学校打造“放心食堂”,新鲜采购食材并且按照生、熟、荤、素等严格分区储存,还会进行食物留样可溯源。
媒体评论:预制菜不宜匆忙进校园
预制菜进校园引发多地关注,家长们普遍担忧预制菜中添加剂的使用、菜品的新鲜度和营养等问题。
《央视新闻》评论:如果学校在集中用餐问题上自作主张、“先上马、后告知”甚至不告知,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学生家长自然有权提出反对意见。
新京报评论:在当前仍有争议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学生们吃得好、吃得健康,预制菜不宜匆忙进校园。
专家:难接受!预制菜进校园不可取
前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陶华坤表示:“建议学校实行校长、教师与学生共餐制。把好学校食堂这道关,学校制定严格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和监管制度,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中国教科院体制所副所长张家勇认为预制菜进校园不可取:“预制菜相对于现做现卖的饭菜,在食物新鲜度、安全性和营养性等方面难以保证。即便预制菜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且有相关部门的批准和监管,也不一定能够让广大家长和学生认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