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很多小区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筹备经费从哪里来?业委会成员的补贴多少合适?如何进行监督?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三项业主委员会建设配套制度办法,明确首次业主大会筹备经费标准,由建设单位依法承担,总费用最低不少于1万元,最高不超过8万元;业主委员会主任的工作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1000元/月,业主委员会成员工作补贴资金由全体业主承担……
9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多地的小区发现,业委会成员工作补贴没有统一的标准,低的几十元一月,高的上千元一月,多数以话费或交通补贴等形式发放。不过,也有部分小区的业委会成员,系利用业余时间免费投入时间和精力打理小区,付出的是纯公益性劳动。
【办法规定】
首次业主大会筹备经费不超8万
小区没有业委会,可组建物管会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出台《攀枝花市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运行实施办法》《攀枝花市物业服务区域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经费管理办法》《攀枝花市业主委员会成员工作补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三项业主委员会建设配套制度,进一步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该局先后深入攀枝花市5个县(区)的街道(乡镇)、社区、物业小区等60余个基层单位,就推进首次业主大会“召开难”及业主委员会“成立难”“空窗期”、失管等问题开展调研,形成业主委员会建设三项配套制度草案,经多方研究、论证、修订和完善后制定出台。
此次办法规定,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经费由建设单位依法承担。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区域规划核准总建筑面积(含地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0.3元的标准缴纳首次筹备经费,单个物业服务区域总费用最低不少于1万元,最高不超过8万元。
小区没有业委会怎么办?为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委员会建设,规范物业管理委员会的组建和运行,没有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可以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代行业主委员会相关职责,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其重要的功能是要推进向业委会的过渡。
物业管理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指派的代表担任,并且可以在物业管理委员会成员业主代表中确定一至二名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物业管理委员会的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年。
业委会主任补贴不超1000元/月
成员不宜高于主任标准
关于业委会成员补贴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上述办法规定,业主大会可以根据业主委员会工作职责及资金筹集情况,按照合理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发放工作补贴。工作补贴标准可以参照攀枝花市非全日制小时工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并结合各成员工作分工、履职岗位工作量等指标进行确定。
“业主委员会主任的工作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1000元/月;其他成员的工作补贴不宜高于主任的补贴标准,具体级差由业主共同决定。”该办法规定,经业主共同决定,可以为业主委员会成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纳入工作补贴范围。
工作补贴包括业主委员会成员履职过程中产生的交通费、通信费、误工费、误餐费等相关费用。办法明确,业主委员会成员工作补贴资金由全体业主承担。经业主共同决定,可以从下列渠道筹集:共有部分经营收益;全体业主共同缴纳;业主自愿捐赠等其他方式。
该办法规定,业主委员会应当每半年向全体业主公示业主委员会成员工作补贴的支出情况,公示期不少于三十日。业主委员会及其成员违规发放工作补贴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予以处理。
【记者调查】
四川各地业委会补贴差异较大
几十至上千元一月不等
9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多地小区发现,业委会成员工作补贴没有统一的标准,低的几十元一月,高的上千元一月,多数以话费或交通补贴等形式发放。
四川攀枝花的罗先生介绍,他们所在的商品房小区已成立业委会多年,据他了解之前业委会主任每月补贴是600至800元左右,而其他业委会成员的每月补贴在400至500元一月,并按期在小区进行了公示。
“根据分工、履职岗位不同,我们小区业委会成员每月的补贴在50元至80元一月。”家住四川眉山的蒋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不同的小区,业委会成员工作补贴差异较大,“比如我父母住的小区,业委会主任的补贴为2000元一年,成员则要低一些。”
“我们小区是100元一月,业委会成员领取补贴都是通过业主代表大会同意的,从公共收益中支出。”四川乐山的顾先生表示,“主要是以话费的形式发放补贴。”同样,家住四川西昌的黎女士也表示,她所在的小区每位业委会成员补贴为200元一月,也是以话费的形式发放。
四川宜宾一小区的业委主任陈先生表示,之前给业委会每位成员每月发400-450元的补贴,每个季度将财务报表进行公示,接受业主们的监督,后来涨到了600元每月。“各小区委会成员每月领取报酬的标准差异较大,最高的有上千元一月。 ”
对于业委会成员是否可以拿补贴?在采访中,受访者的业主看法不一致。部分业主认为,小区业委会为改善小区所做的努力值得肯定,业委会成员拿点报酬是应该的。也有的业主认为,业委会成员补贴不宜过高,有的业委会从来没有公示过,应该征得业主们同意。
部分小区业委会没有补贴,小区业委会成立不易,运行也存在不规范现象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小区的业委会成员,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免费投入时间和精力打理小区,付出的是纯公益性劳动。但是,一些小区业委会成员“高龄化”现象严重,工作开展起来很难有约束力,缺乏连续性。
家住四川德阳的张先生曾是所居住的小区业委会主任。“我们是老旧小区,住的户数并不多,公共收益比较少。如果业委会成员每月发几百元,一年下来就是好几万元的开支,对于老旧小区来说难以承受。因此,我们小区的业委会成员都是无偿的,成员必须要有奉献精神。”
在采访中,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目前还有很多小区没有成立业委会。“成立业委会不是难,而是很难。”多个小区的业主表示,成立业委会条件看着很清楚,但是想要组建成功,需要通过层层“关卡”。比如,小区物业公司拒绝配合、开发商干预选举等,都可能导致业委会难以成立,甚至有的小区几年都未能成立。
一些小区虽然成立了业委会,但存在运行困难的情况。“很难让每个人都满意,不管怎么干都有人骂和质疑。”一位业委会成员表示,小区业委会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尴尬角色。“补贴都是次要的,特别是有的业委会成员在工作中遭遇个别业主的不理解和刁难,最后心灰意冷辞职。”
记者了解到,由于缺乏监督和指导,部分业委会成立后规范运行也难。业委会收益账务混乱、与物业及开发商利益主体捆绑、违法侵占资源损害业主利益等饱受业主诟病。不过,全国多地物业管理条例近期陆续出台、修订或征求意见,加强对业委会的管理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