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政府批准205国道宿淮段收取通行费,引发巨大争议。
随后,界面新闻报道称,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作人员透露,205国道宿迁至淮安段最初就是作为收费公路来融资和建设的,现在还有将近10亿元的存量债务。这条路是政府还贷一级公路,按照规定可以收费。
而早在2018年,宿迁市沭阳县就曾报请审批建设205国道宿淮收费站,并获得江苏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批复中还提到,“为提升国道服务水平,缓解政府还款压力”,该项目总投资6865万元,全部由沭阳县人民政府财政解决。
报道刊发后,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这条还背着10亿元债务的收费公路,为什么花了6865万修个收费站?这是必要支出,还是有铺张浪费?又要收费多久才能回本?
搜狐新闻刊发评论文章指出,对于花6865万建收费站引起的新争议,显示政府与民众对债务的理解有极大差异。举债成为政府建造基础设施时的必要手段,它们对债务不仅是不着急,甚至还有意为之。因为对债务的操作实质上将制造出政务的新增长点,有了新的收费站,就可以安排人,就可以扩大事权,就会产生一大堆的政务。对政府来说,债务是相当于起点的东西,就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可以催生出更多有利于自身的东西。综合网络言论发现,人们可以接受高速公路的收费,但对名称是“国道”的公路收费还是有排斥的,就算江苏省交通厅或宿迁、淮安两市继续辩解,说花6865万建收费站是必要的,但也很难消除人们心头的不舒服。
也有交通业内人士认为,江苏新增收费公路合规,但不合民意,收费前应充分征求公众意见。该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可采用其他方式弥补修路的成本,比如投放广告,服务区招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