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武汉大学举行庆祝建校130周年大会。武大1987级计算机系校友,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向母校捐赠13亿元人民币。据报道,该笔捐赠刷新了武汉大学建校以来单笔最大捐赠额,也是全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
雷军表示,此次捐赠主要聚焦3个方向:支持数理化文史哲六大学科基础研究、支持计算机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大学生培养。媒体报道称,雷军曾多次用实际行动回馈母校,毕业仅6年后的1997年,他就开始向武大捐赠,设立“腾飞奖学金”。此后,还先后向母校捐赠设立武大“雷军奖学金”“雷军科技楼”等多个项目,总额达1.3亿元。
雷军的大手笔捐赠就受到网友点赞,被认为是有情怀的体现。因为点滴善款既代表着对母校的热爱、认同,也是企业家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善举。
梳理媒体报道,近年来,企业家群体掀起一股回报母校、贡献教育的热潮,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等企业家,都曾向母校慷慨捐赠。
与此同时,单笔校友捐赠的纪录也在不断被刷新。仅今年以来,国内高校屡现大手笔捐赠——中南大学一校友向母校捐赠6亿元,华中师范大学获捐1亿元,山东农业大学一校友向母校捐赠企业股票,变现后为1.8亿元……都刷新了校史上的捐赠纪录。《2022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观察报告》显示,校友捐赠在高校大额捐赠中的比例大幅提高,已经成为高校捐赠的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中国高校累计接受校友捐赠总额高达427亿元。
有观点称,每一次打破捐赠纪录的新闻热搜出现,体现的是重视教育和科研的社会风尚,得益的是国家和社会的教育事业。
有学者认为,一流大学的建设不能忽视一流的捐赠体制机制建设。建设一流的捐赠体制机制,除了鼓励和激励更多的校友积极捐赠,更要善待每一笔捐赠、用好每一分善款,善款善用、用出实效,才不辜负捐赠者,也才能在全社会营造更好的捐赠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