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负能量较多,但大多负能量是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爱,不爱这座城市,不爱从小生长的地方,谁会没事找事,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连发两贴,感谢新闻网的如实反应,也感谢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希望真的能有所改善吧。
今天来说说另外一个老大难,老问题。万年街道红桥社区所在的崔家店路与成洛路,中环路与跳蹬河路中间这块区域的道路交通情况。
这块区域其实在十年前绝对是块风水宝地,虽然历史上有嘉陵电厂、成都热电厂、硅酸盐厂、华能电厂,但最终被成华区政府寄予厚望,2012年更是成都媒体亲儿子的华西都市报率先报出中糖集团将在此地块上打造糖酒会的永久会址,除去一、二期的住宅外,三期将会是低密度的展会地址所在地。当时这个消息无疑是给这个沉寂已久的周边居民对交通状况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希望。
风云突变,2016年宜华置业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低价将已建好的一期连同剩余未建设地块统统打包给广东奥园,奥园的入驻不仅让三期的低密度糖酒会永久会址泡汤,还顺便改了个高密度的公寓加不伦不类的商业,不过得益于位于地铁7号线上盖的关系,房子卖的还不错,入住率也很高,不过商人的本性也让本来有望改善的周边道路彻底陷入了更崩溃的状态。理论上政府拍地都会有相关的道路配套要求,不过因为奥园的收购用地,导致这一块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彻底缺失了(具体导致后面发生的事情会有相关图片)。
通过公开的地图资料大概丈量了一下这块区域的周边,将该区域内已建成的水岸东丽、沙河丽景、奥园广场一至三期、跳蹬河各个院落和正在修建的龙湖、铁建、刚交房的十里风和等一起囊括进来,周长接近5KM,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左右,具体入住人数我没有详细数据不做任何表达,就从明面上的容积率,不算开发商“偷”容积率的惯用手法,熟悉的同学应该能算出来这个区域到底入住了多少人。
那么这么多人,实际出入口有多少个呢?3个!而且这3个简直是可以说卧龙凤雏凑一块儿了,跳蹬河南路是一个两车道道路,道路宽度不足10米;奥园三期更离谱,最窄处勉强供两车刚刚错车;因为中烟的存在,十里风和的道路更是转了一个外人来谁也看不懂的弯。具体情况见下图
有了上面大概的印象,现在来说说这边的各种奇奇怪怪让普通群众看不懂的问题。
1、 跳蹬河这一片的道路分别在2016年、2018年以及今年11月初招标,招标界面是否有重合做为普通群众是看不明白,依稀记得16年那次招标和18年招标当时施工场地上公示出来的图纸,清晰标识出现在奥园二、三期之间是在招标范围内会修一条道路联通崔家店路;从双店西五路联通中环路的道路。(后面这部分依然莫名其妙又变成了今年11月份重新招标了,但对完成时间不抱希望)。
曾经在21年投诉过市长热线,建设单位的回复是因为崔家店路上的学校一直没有谈好征地,所以桥修不过去,导致奥园二三期与崔家店路联通的道路难产;联通中环的是因为110kV铁塔挡住了道路红线所以也没法修通。
那么想问规划部门一个问题,奥园收购宜华的资产后能从低密度的糖酒会永久会址调规成为现在的高密度公寓,但本来配套的道路却因为这两个原因不能稍微调整部分道路红线,既不耽误学校正常教学,又能满足这个方圆0.8平方公里内所有居民的出行?
通过航拍,其实大家能看到,这个区域跟外部区域一对比,跟孤岛没什么区别,如果2025年龙湖交付、铁建交付,这儿附近的交通简直无法想象。
2、 跳蹬河南路根据目前的了解,确实无法扩路,因为各种各样老东郊遗留问题,那么对这儿附近的违法停车问题,是否可以加大力度?甚至推广?
个人从不相信人性本善,人性的善是源自于制度的严格执行,善是被罚出来的,是被制度约束住了人性的恶之后而产生的,就交通来说,不仅仅是这个区域存在乱停车,现在成都市乱停车现象简直不要太普遍,而且根据身边的小数据来做统计,真正习惯性乱停车的人绝对不在乎罚款的那一百块。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制度把罚款变成了违章停车前两次100,第三次开始每次同一违规就翻倍变200,第四次再翻倍变400,第五次变800,以此类推,一年后清零,不信那种每年因为违章停车被罚七八次的人还敢乱停车。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执行严法之前得先做充分调研,毕竟很多老小区没有停车条件,那么怎么去规范老小区,做好调研及后续问题处理预案之后,基本就可以执行了。
参考全国掀起礼让行人的行动后,其实喊口号喊了多少年?有用吗?没用。不仅没用还随着车辆越来越多,行人过街越来越难。那这个事情什么时候有用的呢?从罚款开始,从铺天盖地的摄像头监控着人行横道线开始。这仅仅是我们的问题吗?不,这是人性的问题,无论人种,人这个物种天生就是自私的,但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社会属性,有制度来约束,而不是道德约束,道德约束只能约束遵守道德的人,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