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79|评论: 8

成都科幻史上的重要文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新发掘中国科幻的写作途径                                    
         ——从凡尔纳《神秘岛》对中国科幻的影响谈起
                     

                                         大    成







中国科幻在《三体》获奖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量作品不断涌现。特别是《科幻世界》多年的努力以及各类科幻丛书的陆续出版,加上网络、手机的普及,使得科幻小说在今天的中国更加容易流传。另外,中国科幻的产业化也在升级,中国科幻城的建立和年会定期举办,这些都是中国科幻欣欣向荣的标志。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历史上多次的中断,中国科幻事业还处于比较薄弱的起步阶段。主要问题是:一是基础性的科幻小说还不够多,目前大多数科幻小说真正的科技内核并不多,很多偏于玄幻、穿越、悬疑、爱情……等等,而其中的外星人、空间、量子……都是一层外衣而已,剥离这些因素,换成现实环境,小说仍然可以进行,故事情节几乎不受影响。二是模仿色彩太多,一些科幻小说的故事设定,居然50%与《三体》相同,因而富有刘慈欣色彩。三是气魄不够宏大,思维高度不够,难以启迪心灵,进而思考更多的终极问题。而外国的科幻小说更多的触及了宇宙本体论、世界是否真实、人工智能的利弊等等的最高哲学问题。《三体》为中国科幻树立了一座高峰,但是在这个10级台阶与以前的4、5级台阶之间,还缺少几级作为基石和铺垫。这就需要中国科幻作家与作者一起努力添砖加瓦,尽快补足这些地方。而在各种科幻小说风格中,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凡尔纳小说。儒勒·凡尔纳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流传后世的文学作品。其作品风格独特,想象丰富,带给人们无穷的思维空间。他的作品对中国二十世纪早期的科幻作家有着巨大影响,20年代中国科幻的文学,很明显大多数都留下了凡尔纳的思想印迹。甚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凡尔纳作品的影响力依然经久不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科幻热潮,就有不少作品是受其影响而创作出来的。那时,凡尔纳的许多作品重新出版发行,除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80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神秘岛》。中国科幻小说家从中吸取了很多营养,形成了刘慈欣所说的中国式的科幻小说。然而在很长时期,许多人包括一些科幻评论家都没有充分意识到《神秘岛》这部小说的开创性,甚至很多读者还以为这是一部类似于报告文学的纪实性质的小说,几乎意识不到其中包含的科幻内核。因为其中既没有夸张的超越时代的高科技想象,也没有外星人或者星际的穿越。但是,恰恰是这本书的写作模式,奠定了以后很多作者的创作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外表看,故事里都是十九世纪的真实环境与人物、情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群北方战士被南军俘获,扣留在城里。一个机会使他们得以在暴风雨中夺取了热气球,最终飞到了数万公里外的南太平洋小岛,随后这群人开始了垦荒的艰苦历程。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一个孤岛,除了椰林、香蕉、沙子、珊瑚、鱼类,很少的淡水雨水,一群人要生存下来几乎不可能。最终的发展结果将是全部沦为可怜的鲁滨孙。然而,作者的构思和写作目的,恰恰是要展示,在十九世纪的科技水平下,一群具备当时先进科技知识的人,足以凭借两手空空的物质条件,把一个荒岛建设成为一个丰衣足食的快乐天堂。当然,为此,作者专门作了特殊的设定:首先,这是一群高素质的人:工程师史密斯具备天文、物理、化学、冶金、水力发电……等各方面的完备知识,水手潘克洛夫则能带领大家制作小船,记者史佩莱也有很丰富的见识,少年赫伯特则是对植物学有相当高深的研究。仆人和狗则能起到协助和跑腿的作用,最后还有艾尔通,增加了对付海盗的人手。没有这样的完美组合,要在残酷的大自然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其次,作者假定了这是一个资源相对丰富的海岛。开篇就说到:朋友们,这虽然是一个小岛,但却具备了大陆的物产和气候。这就是说,他们可以取得丰富的资源加以利用。比如煤炭、粘土、石英砂、铁矿,使他们得以制造出陶器、玻璃、铁器、铁丝(做电线),硫磺、硝酸甘油又使得他们做出炸药,泄掉湖水,利用水力发电,此外小麦、类似棉花的植物、类似烟草的灌木又带给他们面包、衣料和烟丝。至于其他用品,则有尼莫船长偷偷送来的金鸡纳霜、箱子里的枪支、衬衣、六分仪等。如果没有这样的物产资源,要想生存都很困难,遑论建设开发。这些虚构是为了小说的内容需要。随着故事的开展,小说就具体描绘了他们利用这些知识和资源,建设出一个繁荣富庶的小型社会。甚至于在小说结尾,他们脱险以后,还专门购地重新在美国建设复原了这个林肯岛的布局。这样,小说清晰的给科幻作家们一个启迪:就是可以用提出工程课题——→设定人物环境、技术水平——→具体解决难题的模式,来进行科幻小说的构思。此后各国科幻小说家包括中国科幻小说家,也都借鉴了这一模式,并且十分行之有效。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就有不少作品沿袭了凡尔纳的写作模式。正如刘慈欣在《消失的溪流》一文中提到的:郑平的《壮举》:用南极冰山缓解非洲干旱;黄胜利的《XT方案》:用南极冰山消除台风;万焕奎的《吐烟圈的女友》:用眼圈方式排烟,消除低层大气污染;赵玉秋的《牧鱼》:用电网放养大海鱼类………………这些作品都是沿袭了提出课题、拿出方案、具体实施的三部曲。当前中国科幻的创作,尽管有着《三体》等作品形成的里程碑,但是仍然需要大量作者来做一些基础工作,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往往很多作者感到科幻小说非常难写,也有一些作家选择了穿越、玄幻、悬疑、爱情……来作为作品基调,使得小说的科幻色彩相对较弱,但是如果按照《神秘岛》的思维模式,即提出工程问题、设定科技手段、人物、予以解决课题,那么很多写作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此时,大家都来读一读《神秘岛》,对于开拓写作思路,一定是有很大好处的。如果您觉得文字比较枯燥,可以在网上搜索王刚播送的《神秘岛》音频,还可以增加现场感和亲切感。我们相信,只要更多的科幻小说作者一旦掌握了这个技巧,中国科幻小说作品的爆发式增长,就不再是一个问题。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硬科幻小说销路可能会成为问题。但是,只要把握住一个关键点,即,作品描述出壮观宏大的场面,足以制作特效,形成大片,一旦上映,那么作者的收入自然会得到优厚的回馈。举例来说,日本已经有人提出建设天梯(空中电梯)的设想,如果把它写成科幻小说,只要足够壮观,就可以达到效果。比如:设想出直径100米以上的内外骨架,内设磁悬浮导轨,高度超过5公里,接近赤道就可以直接发送同步卫星,每次20颗,而每次的成本不过1000元。当然,建设费用可能超过100亿美元。对建设过程的描写,就会足够壮观而且科幻。在此基础上,加入爱情、历险都可以,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就此成型。只要中国科幻作者有100人愿意从这个方向突破,每个人3篇作品,就足以涌现300篇优秀的中国特色科幻小说。振兴中国科幻的未来的一切美好愿望不再是梦想,而是将成为可以触手可及的现实。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幻世界   @韩松  @零重力 @未来事务局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科幻作有可能获得雨果奖:






成都作家大成 科幻小说《2050: 抬升纽约》在海外发表,有可能拍成好莱坞大片,明年探讨影视改编合作方式,敬请关注。


@科幻世界  @韩松 @未来事务局 @零重力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4 21: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松

[cp]我的《红色海洋》是二零零一年发表在《科幻世界》的一个短篇,后来成了一个长篇书名。它写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战争时成了与世隔绝孤岛,又遭到赤潮中海洋不明生物攻击,留在平台上的工人都牺牲了。我把小说中人们在平台上观看巡航导弹在夜空中喷出尾迹越过头顶的场面,讲给中海油海南分公司熊建国书记听,他大笑不止。
当时靠查资料写海洋石油平台,没想到有机会来看现实中的中油海“深海一号”,我国最深、开采难度最大的海洋油气田。这是国资委“打卡新坐标、走进新国企”的“中国深度”主题活动。前一场“中国高度”是参观西昌火箭发射,有江波、宝树等科幻作家前往,这次有刘慈欣、我和姬少亭等科幻人,以及蒙曼、纪连海、王文这些文化知识人。国资委以此向公众宣介我国科技和工业进步。其实人们懂得不多,比如同行者中有人问: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石油是动物,那它是活的还是死的?
“深海一号”在距离三亚一百五十六公里的大海上。十一日晨七时五分,从南航通航三亚天涯机场,乘坐西科斯基S-92十九座直升机,向东北飞去,见旭日从海上升起,云色有金白黑色,时而海天一体,又钻入粉红色大云,像进入核爆中心。飞行员说高度九百米,飞一个小时。我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在我国领海上空飞过,不禁想到一个国家能拥自己的广阔海洋真是难得。
八时五分,忽然机窗外划过如九重宝塔升入云霄的建筑,这便是“深海一号”的“海洋石油982”平台。从停机坪下机,看到平台上工人身穿鲜红色制服,而此处大海颜色与近海不同,是蓝得要把人整个吞进去的感觉。井架上有红色标语如“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等,一如我二十多年前在《红色海洋》中想象的:“干部和工人们穿着统一的桔红色服装,这特别的衣着与井架上火焰般飘扬的旗帜互相辉映,背景则是蓝得颇不自然的大海。”
走过崎岖陡峭的扶梯——后来发现整座平台往往由这样的仿佛华山栈道般的扶梯密织连构。在三楼餐厅吃早餐,有牛肉面,各种点心,稀饭、咸菜、咸蛋、包子、油条等。墙上贴有营养指南。又有每日菜谱,午晚餐还有面条和米饭,有辣子鸡、多宝鱼和多种蔬菜等。还有配餐组健康状况表,配餐人员有三十几位。他们说,这些年海上石油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
饭后被引领至分配给访客的舱室,十分整洁,有一张床,还有书桌、淋浴室、卫生间。据说,普通工人是两人一间,睡上下铺。平台定员一百八十人。
放好行李,至四楼会议室,接受安全教育,并听中海油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刘书杰介绍情况。刘书杰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事海洋石油技术装备研究和工程实践已有三十四年。他说,目前世界排名前五十的超大油气开发项目中,百分之七十五是深水项目,深水已成国际公认油气勘探开发重要战场。南海油气资源丰富,百分之七十五在深水区。二零一四年在南海勘探发现“深海一号”千亿立方大气田,二零二一年“深海一号”正式投产,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入超深水时代。
中海油海南分公司二零二零年进驻海口,是中海油五个分公司里探矿面积最大的。南海油气直接供应支持香港、广东和海南的生产生活。
“海洋石油982”平台由大连船厂制造,属于我国第六代钻井平台,钻进深度九千一百五十米,作业水深一千八百米。但海洋油气开采难度也很大,这儿海底内部温度达到二百四十九摄氏度,压力系度是世界最高之一。有各种地质灾害,海况复杂。每年南海形成二十几个台风,“深海一号”遇到过十六级风。
平台对安全生产十分重视。仅应急报警信号就有五种。而我在《红色海洋》写到危险发生时,却没有提及报警信号,这是不专业的表现。平台还配备救生艇四条、救生筏十六条及救助艇一条,而我在《红色海洋》中写的是:“平台上配有一艘备用的大型快艇和八艘无动力救生筏,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这也不符合实际,可见科幻作家走进科技一线体验生活有多么重要。之前国资委与未来局合作组织科幻作家采风,形成科幻小说集《大国重器》的出版,有的小说描述了未来国企掌控了宇宙命运并拯救外星文明。
又回到房间,换劳保服,戴头盔和手套,来到主控室,见有很多机器,但仅有一两人在操控,是定位师。钻井平台是漂浮的,跟海底没有连接。有很多传感器感知洋流风浪,又利用北斗系统定位,通过计算机指挥六个推进器控制稳定,但仍需人二十四小时值班。刘书杰说,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大学生,有学电气的,学机械的,学石油工程的。目前也有女生上了平台。
又去钻台看关键装备——隔水管,共有一百根,每根十五米长,直径近一米,重九吨,工人正操控机器,把它们竖起来连在一起,最后要达到一千五百米,放到海底。钻井液通过它注入,钻头也通过它下去,这样才能采到油气。隔水管对材料工艺要求高,因为水下有一百五十个大气压,一般钢铁下去承受不了。
这一带甲板涂成红色,表示最高危险等级。蒙曼吟诵宋朝诗人谢枋得《小孤山》的一句形容心情:“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这首诗全文是:“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我想,如果把“小孤山”换成“南海一号”,也颇相应。
刘慈欣说,作为科幻小说作者,看到这样宏伟的设备,看到这样宏伟的国之重器,感觉像置身于科幻小说中,也感觉到了科幻小说中的开拓精神。
又去看水下机器人FVC3000,是一个四米高黄色庞然大物,可潜至三千米。我想到《日本沉没》里的深潜器。但这个并不光滑,像是各种裸露在外的器官垒砌而成的饕餮。操作员打开闸门,机器人被缓慢放入海中。附近监视屏显示水下情况,机器手在鱼群中灵活张合。操作员用一个游戏手柄般物控制机器人。蒙曼说:“炫技,跳舞。”深海作业要靠机器人来完成。
又至一个操作台,人坐皮椅上,用手柄操纵装备。平台高度自动化,这地方也像游戏机,如进入《黑客帝国》虚拟世界。我也上去模拟操作了一下,仿佛按按开关,就能把海洋拿在手中。但技术人员讲,海洋是神秘的,人类对它的了解比对月球的了解还少,要保有敬畏。
平台工作仍有很多艰难。通讯不太好,要靠卫星,无线WIFI不稳定。技术人员讲,也许今后有更多平台,连成“海上城市”,会建基站。也很期待我国的星链。
工作人员连续工作二十八天,才轮换一次上陆。我在《红色海洋》中写到一个队长,这次亲眼见到钻井队长张煜伟,他讲,四岁孩子支原体感染,他平台值班也无法回去,只能妈妈照顾,他通过视频安慰。这种情形我在小说中也有描写:“他老婆怀孕时,平台上正是最忙碌的时候,他也没有请假。几次有回陆地的指标,都是他主动提出,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张煜伟来自黑龙江,已工作十一年。他说,我国海洋油气技术跟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但一些“卡脖子”项目正被突破,如海底采油树。他希望公众对国之重器和石油工人有更多了解,而不仅仅关注网红明星。
最刺激的是由平台下到保障船,要坐吊笼前往。一个吊笼可坐六人,用巨型折臂吊车拉上半空,再越过海面,往下放到到船上。队长说,恐高者最好不要坐。但我仍想挑战。平台上感觉不到风浪,但保障船上有摇晃感,也能看到水面波涌很大。
保障船绕行平台一圈,从不同角度阳光照射下,看到这座五万吨重、一百二十米高、钢铁用量超过七座埃菲尔铁塔、由二十四万个零部件组成的人造机器岛的全貌。这是一个昂贵的岛,项目总投资二百三十六亿元,每天运营成本也很惊人。除了这艘保障船,平台附近还停泊着一艘勘探船。这其实是集深水物探、勘探、钻完井、工程施工和物资供应等一体的“深海联合舰队”。这在一定程度上把能源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目前我国石油百分之七十、天然气百分之四十依赖进口。如果没有油气,现代国家就要瘫痪。
半潜式平台及装备被称作海洋工业巅峰。它矗立在自然界,也是造化的一部分。当年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影响至今,人有了替代上帝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吃更多禁果。平台呈现黄色、红色,工作人员穿着红色,与深蓝大海映衬,明亮如仙境,打消一切消沉怀疑情绪,我担心自己再也写不出阴郁诡异的小说。
平台上许多人喜欢科幻,拉着大刘合影。张煜伟说,《三体》写得好,它写了浩瀚宇宙中,人类的探索是渺小的,地球是很小一部分,更多奥秘需要不断发现。
在返回陆地的直升机上,看着暂时平静的大海和浮云,我觉得应该再写一个以海上油气平台为题的科幻。#打卡中国新坐标#,@国资小新[/cp]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6 10:1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cp]韩松

昨天我冒着零七下度严寒,踩着满街积雪积冰,挤地铁去著名的北京饭店金色大厅,参加《中国新闻周刊》二零二三年度影响力人物颁奖大会。这是一个十分高大上的活动。看到我裹着皱巴巴棉衣、因中午吃了方便面而胃疼蜷曲着、猪一样喘气的疲惫老人样子,保安产生了怀疑,不让我进去。后来知道来了很多重要人物,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有九十岁的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来颁奖。也见到老熟人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和副总编张雷,只是他们都认识我而我已叫不出他们。大家都没有穿臃肿棉衣而是西装革履,只有我一人穿棉衣戴口罩帽子坐在现场,不停吃药喷药还不时用袖子把座牌和茶杯扫落在地,显得很蠢的样子。
我给郭帆颁奖,他获评年度文化人物。颁奖词是《中国新闻周刊》写好的让我来念。我最近有阅读障碍,为了能念清楚,我在台下反复念了二十多遍并标注了音核。又要我给他提两个问题,一问《流浪地球3》拍的什么,二问中国科幻电影在世界影坛是何位置。第一个问题郭帆说还是等看电影吧,第二个他说不是他能决定的。主持人大概觉得我问得不过瘾,又自己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流浪地球》能否出圈,郭帆说他要把这个IP开放给大家分享。第二个问拍科幻是否很累,郭帆说看发际线和喝的啡咖就知道了。最后问是否要让小孩也来拍科幻,郭帆说由他妈妈来决定。我有些后悔,觉得应该抛开主办方的问题,问一些我想问的,比如郭帆他们正在做的培养新一代科幻编剧导演的计划,还有拍科幻电影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我觉得郭帆是中国人的骄傲,他打破了只有好莱坞才能拍科幻大片的神话。他热爱科幻,是个科幻迷,这是最重要的。他显现了中国人有多么聪明多么勤奋。如果中国能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把所有人的聪明才智释放出来,中国经济文化就会占世界半壁江山,这才是这个颁奖会的意义。可是我由于紧张和痴呆,这些话都没能说。我一直到晚上都在自责。
《中国新闻周刊》这个颁奖会很厉害,他们的口号是“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获奖的有莫言,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副校长等。莫言讲了文学的意义,它无用,但对人心灵和精神有用。很多感觉都与科幻有关,比如一个奖颁给了社科院美国所前所长,他研究老年社会,而我写的《乐园》正是老年社会。中车集团的党委书记也得了一个奖,他感谢所有坐过高铁的人,我心想,也得感谢一下写过高铁的人吧,我要把《高铁》带来送他就好了。
还有一个奖是由一个九十岁的人颁给一个八十七岁的人,那个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6:0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松

[cp]今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十五周年。我不知道到五十年时我还能不能记住这个日子,甚至还在不在,所以先记一下。那是一九七八年,我生病住在重庆市儿童医院,看到楼下挂着庆祝这个会议召开的横幅标语。住院总共花了七十多元,父亲借了钱,还了几个月才还清。那时家里住房很小,我和弟弟与父母,住一间十余平米筒子楼房,没有卫生间和浴室。家里能叫做电器的只有电灯、手电筒和半导体收音机。能吃饱饭,但是爸妈要把肉省下来给我和弟弟吃,他们几乎不吃。除了是生活在城市里这一点外,其他方面跟前现代一样。但几乎突然间,一切就变了。一九七八年后,到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是八十年代中期,家里逐步有了电风扇、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也搬进了有卫生间和浴室的三居室房间。我在一九九二年买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九九七年上了互联网。一九九八年买了第一个手机。我这一代人,是经历变化最大的,也就是从前现代一步跨入后现代。几千年不变的重复生活,几十年里突然跨越了。改革开放创造了难以想象的物质世界。但如果不是我那位老乡和“校友”(当年的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就在现在的重庆二十九中学里,校园中还立有他的塑像),一切都还很难说。我们或许可能是朝鲜那样,或者古巴那样,或者像我去过的一些非洲国家那样。这种可能性其实是更大的。
其实改变也仅仅是一部分。我去过一些中西部农村,看到就在不久前,那里人们仍生活在前现代。但我和周围许多人的确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是在高考恢复后的第七年考上大学的。我想写一个科幻小说:如果到了二十一世纪高考也没有恢复,中国现在是什么样?人们能不能像《莱博维茨的赞歌》里的人那般找到一种在废墟上传承和保存现代知识和文明的办法?
今天还是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开幕两个月的日子。我当时给记者说,这个会能在中国举行,最要感谢的是改革开放。不然中国不可能有科幻,刘慈欣如今在做什么也是个未知数。一九七八年《科学画报》复刊,我从上面读到至今难忘的一篇科幻小说,讲外星人劫持地球人,地球人与被劫持的其他星球的人,特别是与一种“海参人”一起反抗,我读了非常震惊。也是一九七八年,父亲从单位借来一本《人民文学》,我从上面读到《珊瑚岛上的死光》,更是激动不已。随后一九七九年《科学文艺》也就是后来的《科幻世界》创刊。科幻打开了通向未来、通向宇宙的大门。改革开放解放了神奇无比的精神世界。这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但如果不是这样,我又在做什么呢?假设也有一个中国版的《高堡奇人》,或许是一幕更诡骇的场景吧。我也很想写这样一个小说。
有段时间我常做回到六七十年代的噩梦。我好像还能听到武斗枪声。那时我家窗外就有人被打死。弟弟出生,不能去医院,因为街上在打仗。在家里接生时窗户挂着厚棉被,以防流弹。父亲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以为回不来了,留下遗书,还有遗物,也就是一包老人家头像的红像章,让我妈把我培养成听老人家话的人。一九九六年我写了一个小说叫《回到过去》来记录我的恐惧,写有个人试图利用时间机器把大家从二十五世纪带回到一九六六年。当时《人民文学》的编辑李敬泽老师从千万篇投稿中发现了这个科幻,欣喜地给我写了一封信,但最后虽经他多番努力,小说仍未能发表。这些都是久前的事,我还记得。近些年发生了什么,我因为患上老年痴呆患症,就记不太得了。[/cp]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0:0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cp]韩松


昨天王晋康老师电话邀请我担任星球奖评委,为照顾我身体,打算安排在短篇组,我说没问题,短篇中篇长篇都可以。今天要去见王老师,十分高兴。上次见到王老师还是在两个月前的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我们照了下面这张合影,看到王老师的身体精神都比我好,这让人高兴。十年前王老师说他得了老年痴呆病,当时大家都为他担心。现在他的思维仍然跟年轻人一样活跃灵敏,甚至比年轻人更活跃灵敏,这让人高兴。我也得了老年痴呆病。我要向王老师学习。他们今天还为我安排了华大基因的遗传学家和脑科学家给我做诊断,我觉得周末太麻烦人家就算了,向王老师学习就可以了。[/cp]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1: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cp]去年十二月三十号地铁上丢失的行李箱终于有了下落。一月十一号朋友告诉我,警察说箱子找到了。虽然我已经放弃,朋友却一直在暗中为我寻找。她打了一一零(我是万不会这样做的),一一零转到百子湾派出所,百子湾派出所又让去找公交总队焦化厂站派出所,有专门管地铁的警察。冯大为警官热情接待了她。警察们又看监控,一次要连续看四个多小时。因为第一次我上报寻物申请记错时间,所以看的是一月三号的监控,结果白看了。第二天又看,大海捞针。我十号回忆起我是十二月三十号带箱子上的车,警察也通过监控确认了这一点。然后又调车厢监控。终于发现我把箱子掉车厢里了,箱子独自跟车走到了西客站,被站台工作人员收走。警官给西客站站厅打了电话。
我和朋友去到西客站。一名站台工作人员让我们等一等,看神情他似也知道了这事。随后他带我们上到站厅。不一会儿来了一位站长。她十分不好意思地解释,因为发现箱子里没装物品,保存了五天就给“处理了”。她说老师傅,您提出寻找的申请有些晚了。的确我是一月十号也就是过了十一天才提出正确的寻找申请。老年痴呆患者太误事了。我甚至是过了一个礼拜才发现箱子丢了。
我问为什么车站捡到箱子没有在小程序上挂出失物招领信息。站长解释说刚好那两天系统坏了,这有维修记录。另外西客站一天要捡到几十样东西,也没有库房放。看到是空箱子,以为是乘客不要的,就给“处理了”。
我感到有些遗憾,因为这个箱子是一位朋友送我的礼物,而且是我使用率最高的箱子。但看到站长歉疚的样子,便安慰她这事算了。应该承认是我的问题。换了我也会觉得,你自己丢了东西,当天不报失,过了一个礼拜乃至十几天才报告,车站凭什么为你保管?而且第一次报失还填错了时间。电话里也没说清楚。
站长提出要赔我箱子,或者做相应经济补偿。后来一位局长也打电话来说要赔,还要处理相关工作人员。我慌张了,说千万不要这样做! 是啊,怎么能呢,我是《地铁》的作者,还写过《北京西站,春节之前》,还编辑签发过欧阳诗蕾的《北京西站那些回不去家的人》。我对地铁和西客站有着特殊感情。我知道地铁工作人员非常辛苦。在处理我箱子问题的短短时间里,那位站员就帮三拨外地乘客包括一位残疾人解决了难题。我们发的另一篇地铁报道,写到地铁司机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沉默不语在黑暗地底不停转圈子,最想的就是跟人说说话。而且谁的工作没有稍许疏忽呢?想想我自己做的那些蠢事吧。其实也不叫疏忽,北京地铁已经做得够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松

[cp]朋友带我去昌平,说是泡温泉对治疗老年痴呆有用。一个叫静之湖的地方,以前都没听说过,可同时接待三百人泡温泉。果然有很多老人在泡。男汤女汤,进去,疫情封闭久了,看到老人的裸体不习惯。换衣服,泳裤,又披浴巾,到里面,结果是男女一起泡,室内有几个热水坑,室外也有几个,边上写了药用价值,美容,治病,防衰老。都泡满人。四十二度的,也有三十八度的。我下了一个坑。身边是两个老女人,有个六十八岁的说,她十年前,也失忆严重,关键是不要承认自己有问题,每天转舌头三百次,右手绕过头顶去捉左耳,左手绕过头顶去捉右耳,又泡温泉,现在没问题了,她的老妈九十六岁也这样做,没有问题。有个老人,比我大一轮,说是记忆也不好了,但拿起红酒就倒一大杯,平时喝白酒的,能吃喝就好,泡温泉,没问题。有个大妈五十六岁,她老妈八十六岁,也是认知有问题,把自己走丢好几次,就教她打牌,现在除了J、10、9记不太清,其他都可以,扎金花没问题,还能自己骑三轮车,但没来,因为最近骑三轮车被一个五十多岁的骑自行车的人撞了,骨裂,但也没做手术,在家养得基本好了,活百岁没问题。我很受鼓舞。静之湖有很多宾馆客房餐厅,晚上吃住这里也没问题。[/cp]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