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环绕嘉陵区(二)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进嘉陵区是二零零三年春节前夕,确切的说是腊月二十七日的那一天,这年已是嘉陵区建设新城的十个年头。那年,我和儿子及父母回到了久违的老家蓬安过新春佳节,受家住南充市顺庆区华凤街的朋友邀请,我和儿子乘坐从蓬安相如客运站发往嘉陵客运站的班车去拜访朋友。晨曦初现,我们父子俩在四爸家吃完早饭就动身,从龙角山腹地踏着晨露来到相如客运车站,九点多上车过二零三省道,顺着三一八国道,沿南广高速和成南高速而行,一路走到嘉陵区城。在嘉陵客运站下车,再乘上城区的公交车去顺庆区华凤街的朋友家。六十九点二公里的路程班车“摇晃摇晃”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到达嘉陵区。出站时天已经响午,人们肩扛手提大大小小的包裹往一个站前的广场上走。那时的嘉陵区城也已是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的新城,三面环水,一面傍山。街面上,店铺罗列,吆喝声四起。主街道上,人流如潮,挑柴的、背山货的、担石炭的人摩肩接踵。第一次从蓬安老家县城出远门,途径南充市嘉陵区,去的是南充市顺庆,一切都觉得新鲜。我被喧闹的人群挤散了,拉不到儿子的手。我慌了神,急切的在人群里四处张望。呼喊着儿子的名字。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瘦小的我感受到的是紧张和不安。 朋友家在嘉陵客运站的西北方向,距离也就五公里多的路程。印象中,要穿过六、七个长长的街道。东拐西拐的,路面坑坑洼洼。二十分钟后,到顺庆南路旁边一个叫华凤街巷的楼房下车。第二天清晨在朋友夫妇的陪同下,我们乘坐公交车返回嘉陵区游转,这里却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嘉陵城区在人力车、面包车、公交车的铃铛声中,当地市民往城里涌去,或做工或卖菜,一派生机勃勃。朋友的丈夫就嘉陵区建设发展情况娓娓道来:嘉陵建区时,区城仅有一条“半边农民街”,属典型的“城市白区”。在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五年的两年时间里,区政府修建陈寿路、火花路、嘉兴路、都尉路等城市干道,新建自来水加压站一座,安装了供水主管道,新修天然气配气站一座,安装路灯。在一九九六至二零零二年的六年时间里,嘉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先后完成了长城路、耀目路、鑫福来路、雅豪路、都尉路南段五十米大道、茶盘路、嘉南路等四十三条城市主次干道新建,栽植各种绿带花木,修建垃圾中转站。这时候,嘉陵区城建设有了起色,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一刻,在朋友丈夫的叙说中就这样结识了嘉陵区,我开始喜欢上这座城市。 第二次是在二零零七年的“五一节”前夕,受南充市文联、北京《作家报社》、四川《开发潮》编辑部、香港《荷花》杂志社的邀请,前去南充顺庆区参加“首届华蓥山杯”全国文学艺术有奖征文颁奖及“九寨沟之旅”采风活动,也是从老家蓬安相如客运站乘坐班车到嘉陵汽车站下车,再乘坐公交车去顺庆区报道,这一次乘坐十四路公交车去的。向西北方向,依次经过同庆路--长城路--陈寿路--人民南路--人民中路--果城路---顺庆区,共计五点三公里路程。这次进入市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干净整洁,绿化优美,看不见乱停乱放,新旧反差,占道经营的阴影,城乡一体发展,社会治理水平超乎了我的想象,颠覆了我的认知观。这个六十八万人口的县级行政区体现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最新发展成果。在广安华蓥山风景区采风间隙,住在同一房间的南充市嘉陵江经济文化协会、《开发潮》主编何朝礼老师也给我讲述了嘉陵区的建设发展情况:南充市嘉陵区诞生于一九九三年,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美丽的嘉陵江畔。嘉陵建区时有区无城,由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理限制,仅仅是“半边农民街”。建区之后的嘉陵,确立了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城市和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的目标,按照“拓展新区、扩大规模;改造旧城、完善设施;调整布局、承载产业”的思路,以“六纵、六横”为主体框架,南拓、西进、东延、北接。嘉陵广场、耀目路、滨江大道……随着一个个标志性地标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城市干道相继建成,嘉陵城市规模已经达到十五平方公里,人口近二十万。在二零零三年以后,在城市建设上嘉陵区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标志性城区和“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为目标,以 “四化”(亮化、净化、绿化、美化)建设为依托,投入巨资用于城市建设,以大手笔、大气魄建成了嘉陵广场、滨江大道、维康路等标志性广场和街道,并对耀目路、陈寿路、嘉南路、火花路、嘉兴路等城区主要干道进行全面改造,使城市化水平由建区时的百分之五提高到了百分之十九点六;建成城市街道新增八条,达到五十一条,区城面积由建区时的一条“半边农民街”扩展到五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由建区时不足千人增加到现在的五万多人;建成日供水五万吨的自来水加压站、一百一十千伏输变电站、日供气五十万方的配气站;城区广播电视及电话普及率达百分之百;区城街道绿化档次在南充首屈一指。使嘉陵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南充市城市改造和建设的样板,吸引了市内外二十多个市县党政代表团一千多人次前来学习考察。二零零五年,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着力打造了“大凤垭”、“千年绸都第一坊”、“泥溪口大桥”等重要景点,贯通了火车西站大道,促进了火花片区与文峰片区的有机对接,使城区规模不断拓展,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二零一一年,区委作出建设“产城互动城乡共融宜居宜业新嘉陵”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实施“四城两园一山”( 四城:主城区和朱凤、凤棲、白马新城,两园:南充化学工业园和嘉陵工业园,一山即凤垭山)。二零一二年,北大资源集团在凤棲新城建设集风情商业街区、游乐中心、地标建筑和学校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浙江南苑控股集团在朱凤新城打造集五星度假酒店、游艇码头、游乐中心和温泉体验为一体的度假中心;规划启动七大城市新干线建设,包括白燕干线、嘉陵迎宾干线、燕京大道北延干线、小方沟纵干线,大方沟纵干线、联接横干线、朱凤干线。二零一五年后,高标准推进城市新区开发,绿地凤垭城、南充碧桂园等中高端社区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形象明显提升。虽然这次真正是路过嘉陵区,但从何老师的描述和介绍中,想到了嘉陵区在四年的建设发展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真正走进嘉陵区的怀抱,踏上嘉陵区的这片热土是在第三次,即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为了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从多个侧面、不同角度捕捉嘉陵区干部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的珍贵瞬间,由南充青年诗词学会主办、嘉陵区诗词学会协办的“建党一百周年南充青诗会“嘉陵行”文化采风活动”在嘉陵区圆满成功举办。我受南充青年诗词学会的邀请,从甘肃陇南乘坐兰渝铁路火车到达嘉陵区参加这次“嘉陵行”文化采风活动。这天是周六,适逢阴雨天气,我们在嘉陵区人民政府门前广场集中,乘坐两辆中巴车,去了嘉陵区双桂镇实地采风,先后参观了七宝寺、太和白鹭、田坝会馆、尚好桑茶、燕京啤酒、欢乐谷、丝绸博物馆、文创小镇、黄金口岸生态休闲景区等地,参加活动成员在导游的讲解下,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思,大家都获得滿滿的收获,为创作宣传赞美嘉陵区经济社会建设丰硕成果的作品收集了大量活生生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