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25|评论: 0

[散文随笔] 荆门城北仙居乡人罗克欧的故事 禺草号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7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荆门城北仙居乡人罗克欧的故事

x96645606.jpg
舅舅离汉时和在汉姐姐们的合影(中间男孩系大表哥)
从小就知道,四姨爹的大儿子老虎(乳名)跟着干爹顾葆裕夫妇去了台湾;而没跟自己的爷爷罗贡华(一家)。带着疑惑,我曾多次想问大人,在那祸从开口出的年代里,好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我清醒地知道,这是一个除了挨霉,不可能得到任何答案的难题,只怕,这疑惑一辈子都得烂在肚子里。不久,又传来老虎不幸逝世的噩耗,此问题就更不便启口。谁也不愿(小伢更不敢),往大人伤口上撒盐。
直到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们思绪从“僵化、半僵化”,从“封闭、半封闭”中解救出来,政治形式的宽容,终于给我重新开口的契机。有一次上武昌表哥家玩,无意间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照片,背面写着:“‘陆军总司令’部伞兵总队中将总队长顾葆裕”,我问表哥:这位帅气的将军,是不是大表哥的干爹?表哥信口说道:“就是,当年老虎就是跟他干妈(顾葆裕夫人)去台湾的,那年大哥刚读书......
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面的增多,逐渐了解更多四姨爹的家庭背景。四姨爹的家庭,是湖北荆门城北仙居乡的“四大家族”之一,据说许集、仙居、刘猴集和李家塘一带田地,几乎都是:常和清、罗祥村、李逢吉、傅金若四大家族所拥有。

x96645605.jpg
湖北荆门城北仙居乡怪石山
罗氏家族于明崇祯庚午三年(1630)从江西迁移仙居一带。据说罗氏由江西移来时有四弟兄,老大、老二住仙居沙湾一带;老三、老四,一个去四川,一人去南漳。后来老大向罗家冲发展,以耕读传家,家境逐渐殷实,随之人丁也兴旺起来。到清道光年间罗代焕这一代时,已成为拥有几千亩土地的富翁了。老二虽未发富,其子孙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在仙居各地发展了起来。
罗代焕共有四子,长子罗广财、次子罗广大、三子罗广成、四子罗广杰都是罗氏在仙居繁衍的四大房族。长子罗文财,座落罗家冲,生有六子,产业最多,长子绝嗣,次子金奎一人就有土地四千余亩,到其子罗发昌(字祥林)手中,又继续扩充到五千多亩。其余四子金鳌、金鼎、金殿、金炫,也有不少田地。第二子罗广大家产座落在分水岑冲。罗广大才华出众,约在咸丰同治年间中举。据说曾做过京官。从此“罗二老爷”名声大振。“罗二老爷”在四房中有土地不过二千亩,可是他的庄园建筑豪华,超过其他三家,其庄园九正九厅、六大院落,还有花园官所等附房。第三子罗广成家产座落李台,中年尚无子女,遂立老幺(四子)罗广杰的第四个儿子罗贡华为嗣。罗广杰座落在三泉沟河,产业也不过二千多亩田地,但是他的子女多,共十一人。罗广杰认为四子罗贡华才智不凡,将他过房给他三哥培养。让罗贡华受到了良好教育。
罗贡华生于1894年。毕业于民国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后,又出国留学日本,毕业于明治大学;回国后于1912年加入国民党。l925年起先后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委员,湖北公立法政专科学校、上海江湾大学、北京税务学校教授, 1931年任海南岛琼山县县长与海口市市长,1932年任国民政府内政部常务次长,全国内政会议副主席,蒋介石侍从室秘书。19375月任甘肃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40l2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员。1944年任湖北省政府民政厅厅长。19473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去台湾,续任台湾当局“立法委员”(据说国民政府的终生立法委员)。

x96645607.jpg
西南军区教总篮球队的四姨爹(左二排第一位)
作为罗贡华的长子长孙罗明成,没跟爷爷奶奶一块走,也没随父母留在大陆,而随干爹干妈去台湾,其中深邃的故事,只有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
岁月不居时光流逝,当事人大多数均已作古,现只能根据以往残存的点滴记忆来拼图。听表妹说,自小常听父母谈起“顾葆裕”这个名字,还知道他是爸爸生前的挚友,又是黄埔军校的同学,或者是割头换颈的战友。

x96645608.jpg
四姨爹1941年的结婚证(证婚人杜律明、主婚人黄翔、范炎中、介绍人王亚光、宗惟庚)结婚地点广西全县湘桂大旅店。
毕业于黄埔军校十期,作为留德十一期学员的四姨爹,在中共建政后在“西南军区教总”(有张“西南军区教总篮球队合影”)一九零五年出生的他,与苦难的祖国一样,经历过无数可歌可泣的岁月。据表弟潘明说:“四姨爹参加了昆仑关战役,随200师在广西整训后入缅作战。他的一位朋友,当时杜致礼(四姨爹结婚时的花童)和戴安澜将军的儿子就在广西全州的第五军学校,我朋友的父亲当时是军部的参谋,因为是文人,一直负责这一摊事,包括学校啦,文工团等等。四姨爹所在的200师,是第一批入缅作战的部队,如果当年他没有调离,100%是必须参战的,这是当年的形势,何况他又是军人。我朋友的父亲叫林咏泉,黄埔八期,和范中炎是同学(先母的堂兄弟)”他还告知:“还有一位堂舅叫范中骥,黄埔七期(武汉分校)你输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第七期学员名单”可以查到范中骥。”至于1942年任预备第二师副师长顾葆裕的事迹真的是太多了,只要在网上一搜,不敢说铺天盖地,但英勇作战的故事接踵而至那倒是事实。顾葆裕率领“预二师”,配合远征军第20集团军,昼夜强攻腾冲城;其情节惊心动魄,催人动容。
记得结婚那年给四姨、四姨爹送喜糖,四姨爹听说我岳父(孙瑞根)在200师干过,指着墙上的照片道:这就是我们200师在广西整训时照的。随即讲述了顾葆裕强攻腾冲城后的一段小故事:

x96645609.jpg
腾冲城之战的情景
那是1944820日,在远征军第20集团军的昼夜强攻之下,困守在腾冲城内的日军,逐渐支撑不住了。当天,南向进攻的远征军强攻入城。预2师率先进入城内,然而,城内的日军却依然垂死挣扎着,他们凭借着房舍、巷道,进行着最后的反击。残酷的巷战旋即展开,战况惨烈异常,远征军的战士们,在断壁残垣之间,冒着枪林弹雨,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极为惨烈的代价。战后,第20集团军在“会战概要”中,曾这样形容当时的战况:“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此时,亲临一线战场的预2师副师长顾葆裕,接到了第20集团军司令部命令,令立即赶往护珠寺(第20集团军司令部驻地)商议军情。随后,顾葆裕便带上身边的警卫人员,匆匆向着城北护珠寺赶去。当众人途径城西不远处的一条土路之时,突然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声。“啪!”一枚子弹擦着顾葆裕的脑门飞了过去,击倒了他身旁的一名警卫员。“有敌人!”几位警卫员随即将顾葆裕拉到了一个土埂下面。一名警卫员刚探出身,想要查看附近的敌情,就被敌人击中了脑袋,顿时扑在了土埂之上。“有狙击手。”顾葆裕十分冷静地看到这点,通过望远镜发现,这条土路前方不远处,是一片茂密的丛林,敌人肯定是躲在林子中的,但具体躲在哪个位置呢?必须赶紧想办法把他挖出来。随后使用了枪挑帽子、衣服等方法,引诱对方上钩再开枪,大家趁机观察对方开火的位置,就能找到对方的藏身之处。

x96645610.jpg
还原当年李华生冲锋引敌时的情景
然而,敌人显然是一只非常狡猾的狐狸,对于顾葆裕等人的伪装探身,他完全不为所动,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狙杀的机会。怎么办?总不能因为被对方阻着,不去司令部开会吧。顾葆裕随后将目光投向了自己身边的小警卫员—李华生,这个十来岁的小家伙,在跟着自己前,已经经历了数次大仗,也正是因为在战场上十分机灵,自己才最终将他选到了自己的身旁。“李华生!”顾葆裕低声喊道。“到!副师长!”李华生凑到顾葆裕跟前。“你,骑上我的马,冲过去,小心注意,千万别被对方给打了。”顾葆裕命令道,让李华生冒险引出敌人的位置,这是一个险招,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是!”当时的李华生,满脑子都是打鬼子,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的他,对死亡也没有太多的恐惧,副师长让他上,他就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
只见,李华生一个箭步,冲到副师长的坐骑跟前,翻身上马、策马扬鞭,一气呵成,对面的敌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李华生已经开始抱着马脖子,驰马冲了过去。“啪!”对面终于反应过来,并迅速开了一枪。这枪没有打中。“啪!、啪!、啪!”,随后,对面不断开枪,一枪比一枪急,但准头却越来越差,显得越来越仓促。此时的李华生抱着马脖子,伏低身躯,快马扬鞭向前猛冲,子弹在自己耳畔嗖嗖飞过,却没有一个击中自己的。就在李华生正冒着生死冲锋之时,顾葆裕等人已发现了狙击手的藏匿位置,在顾葆裕的指挥之下,一排子弹和数枚手榴弹倾泻了过去,剧烈爆炸之后,一切都归于平静了。很快,众人又继续赶路快步夺回耽误的时间。就在急行军的途中,(顾葆裕的)警卫员们都不禁感慨,“李华生你小子,命可真大......
x96645612.jpg
抗日老英雄李华生近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