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 学校还在,孩子却没了
十三条人命、十三个孩子就此而去,到底也没在网上掀起什么波浪来。我们这个族群的特点就是只关注宏大叙事、而看不到一条一条具体的生命。人们关注川普参选、关注黄海海底的爆炸、关注太平洋对岸谷歌公司的凶杀事件,甚至关注“禅易投资法”的江湖骗子鼎益丰,却不肯对近在身边丢失的十三条年轻生命多看一眼,哪怕一眼。 我已无话可说。
刷朋友圈,偶尔看到一条相关的消息,也只是仅仅限于表面上的“哀悼”,却从没见过有人提出“一个宿舍为什么住这么多人?”或者“有空调为什么要用电暖器?”,更不用说“着火了,孩子为什么不会跑呢”? 不是的,他们会跑,只是因为宿舍的门被从外边反锁了,他们跑不了。
一位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说,就在火灾发生的大约二十天前,该县城中小学“上好冬季消防安全”的教育课才刚刚出现在了新闻联播上。
我相信,孩子们的课一定上得很好,所以他们才会在大火中拼命砸门,最后无奈的哭着喊“妈妈”,然后声音在火焰中戛然而止,成了妈妈心中一辈子也痊愈不了的伤痕。
只是,既然消防课上得这么好,宿舍门和消防通道为什么会被锁死?这,我不知为何。 这位朋友还告诉我,原本还有一个孩子,被其妈妈接回家洗澡去了。因为当地有规定,电瓶车只能带一个,所以孩子的双胞胎弟弟就因为这点操蛋的规矩,葬身火海,从此和妈妈哥哥天人两隔。 这位朋友说,那一天,好多家长到了学校门前,只是哭,一个个都哭得没有了力气,这才状若丧尸般低低的问:孩子是来上学受教育的,怎么人忽地就没有了?
是啊,窗户上那已经被烟熏黑的铁栅,明明都是保护孩子的,又怎么成了孩子们夺命的囚笼呢? 我看到一份令人悲伤的资料:河南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英才学校,为一所民办寄宿制小学。遇难13人均为学校三年级男生,年龄都在9—10岁之间,多为附近村庄居民的孩子。着火的宿舍一共住了14人,上下铺。也有的学生宿舍住了30多人。虽然离家并不远,但学生们两周回家一次,封闭式寄宿在校园…… 我们这个涩会就是这般的古怪:明明教育部有明文规定,一到三年级不允许寄宿,可学校却又总是架不住家长们急切的“需求”,只好将寄宿年级越开越小;专家和教授都在拼命强调“童年时期家长需有必要的陪伴”,可家长们却就是不听专家的,哭着喊着也要把自己的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扔给学校,自己出去打工赚钱。
就是这么古怪,这些举措明明看上去都是为了教育,可家长们就是不接受,而不接受的原因,居然是为了孩子“还能受得上教育”。用人话来说,不打工,拿什么交学费? 以前,我们还总抱怨,学校到底都在教什么?可现在,学了什么不知道,学校还在,孩子却没了。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种说法:责任在宿管、在学校、在于孩子们安全意识差、在于对学校条件完全知情的家长……却不在于相关部门的监管。
这种观点也很有逻辑,我一般将这种逻辑称之为“洗地”。 因为这种逻辑固然能解释得了学校的宿舍楼失火,却解释不了正F办公楼从不起火;解释得了乡村学校安全意识差,却解释不了“某某第一实验学校”从不起火。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安全意识差”,但凡能上到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不可能会有一个人看到大火不知道往外跑。 没跑,唯一的原因只能是跑不了,这个逻辑无可辩驳。
还有人说到家长的责任,不应该将孩子往寄宿学校送。我觉得这种说法跟“何不食肉糜”以及“农村生活成本低”极为相似:不去责问有监管义务的相关部门,却去质问一个个农民工“你们干嘛不在家好好看孩子”…… 说真的,说这种话的人,都该去认真看看前几天刚刚流行的《如此打工三十年》,你怎么好意思说出让他们像官老爷一样照顾孩子的话? 所以,我必须明确的说,这就是教育部门的责任、监管的责任、教育投入的责任、城乡二元户籍的责任。
清华大学的宿舍门贴上封条,发生火情后学生不敢踹门,这是“安全意识差”。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宿舍反锁,孩子逃不出去,你不让我批评相关部门,难道让我批评孩子? 明明三年级以下不允许寄宿、明明宿舍都有定时巡查,着那么大的火都没人开门让孩子逃生,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好几年一贯如此,你不让我批评监管批评当地教育部门,难道让我批评宿舍门锁吗?
明明消防课才上了二十天,宿舍里就必须用电暖器取暖,还要将宿舍门反锁起来,消防检查都查的什么? 三十年的改开,农民工还没脱出农村的羁绊、还只能背井离乡两地分居,连区区就地工作、连学生的就地入学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做大做强教育?
你一座座大楼修得富丽堂皇,却让一个个学校的宿舍动辄就“电路老化”,连个电暖器空调都承受不了负荷;你驾下的丰田考斯物少一个配置都感觉委屈,我们这些小学生却要三十个人挤一个宿舍;你们连祖国的未来都不管不顾,还谈什么发展? 别洗地了,公共安全只有ZF才有能力负责。否则,还要税收干什么?
当然,我还必须要批评媒体。作为河南的排在头里的那几个大型媒介,特别是大河报,郑州大水,你一言不发;平顶山矿难,你讳莫如深;迷笛音乐节,你继续沉默;现在一场大火带走了十三个孩子,你还是一声不吭…… 难不成,你们河南的媒体都是我们山东的吕芃台长在管理吗?
只不过,就算是吕台长管你们,他也只是“不看人家笑话”,可没说不能监督自己家吧?
你们要知道,当下这些正在上小学三级的孩子,每一个都是有着“准生证”才能进产房、上户口的。就这么一下子没了十几个,就算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们也该出来发表一点看法吧? 我有些激动了。但我还是想说,义务教育本应是一种普及,哪怕是家长没有条件给孩子提供,社会也应该给予最好的、相同的保障,而不是让家长购买、然后一走了之。
所以,我说的其实不是火灾、不是校舍、不是学校,而是教育。 最后,我要讲一个故事:在1928年开始,他担任四川省主席。上任第一年,他就发布了一条政令——如有县府的房子修得比学校好,校长就地正法。 所以,我一直觉得,抗战时川军出川的奋勇、淞沪之战时川军的博命,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孟子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阐明了这个道理……算了,不引用了。这篇文章其实是写了一半又全删了重写的,因为我感觉发不出去。
最后再多一句嘴:那个刘文辉,其实是大地主刘文彩他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