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来了!恩阳区拟评为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
1月19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2023年度四川省市(州)党政和省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回头看”考核、县(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考评、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考评和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考评结果的公示(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官网)
其中
恩阳区拟被评定为
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
2023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
同时
在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示范村等考核中
恩阳区还有部分镇、村也上榜建议名单
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地方~
拟评定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
(全省10个,巴中市1个)
广元市利州区、自贡市大安区、巴中市恩阳区、夹江县、宜宾市叙州区、威远县、荥经县、什邡市、大竹县、大邑县
拟评定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全省50个,巴中市2个,恩阳区1个)
恩阳区渔溪镇
拟评定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巴中市27个,恩阳区4个)
恩阳区:司城街道碧石村、茶坝镇金鳌村、下八庙镇钱库村、渔溪镇长岭村
拟评定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巴中市10个,恩阳区2个)
恩阳区:关公镇双桥村、尹家镇下苏村
拟评定2023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全省10个,巴中市1个)
邛崃市、攀枝花市仁和区、泸县、德阳市旌阳区、广元市朝天区、射洪市、资中县、渠县、巴中市恩阳区、青神县
2023年,恩阳区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哪些举措?一起来关注
新闻多一点 • 2023年恩阳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三大体系”防返贫
一是构建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依托“巴中智慧监测”平台,优化网格2288个。紧盯“三个一批”村和“三类重点”户,实行“红、橙、黄、绿”分类分级管理,实现风险人口监测“一网覆盖”。聚焦户“一超六有”,常态开展集中排查和“回头看”,做到遇灾必查、生病必访、开学必问、有诉必核。建立行业部门线索信息共享机制,有效解决“体外循环”问题。2023年,新纳入监测对象140户489人,累计消除监测风险217户676人。二是构建多元化稳定增收体系。抓实园区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推广“127”“344”利益联结机制,建成省市星级农业园区6个、特色产业基地36个,带动周边68个村、3.4万户农户入园增收。抓实就业增收,依托临港产业园、食品工业园等,吸纳54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点对点向浙江、江苏等地转移就业3.75万人。抓实常态增收,发放产业发展到户奖补资金1000万元,实施“五个一”增收工程,发展“五小”庭院经济,全区脱贫人口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三是构建帮扶村支持体系。将26个重点帮扶村和27个“三个一批”村,纳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并刚性执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推行“国企+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模式,重点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增速达到20%。
“五大行动”提质效
一是实施资金项目质效双提行动。制定资金项目“一本通”,推行“四个三”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办法,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实施易迁后续扶持巩固行动。坚持产业赋能,帮助52个安置村、91个安置点,发展特色产业4500亩、建设养殖基地25个。助推稳岗扩岗,依托产业园区、就业帮扶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就近就地就业700人。加快社会融入,提标改造安置点活动阵地,配套完善便民服务设施30个,确保易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三是实施和美乡村建设促进行动。坚持基础设施一体化,完成农房改造440户,维护养护供水设施设备106处,实现“七网”互联互通,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坚持公共服务均衡化,同步配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率先完成全市首批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试点建设,发放各类教育补助1290万元、惠及学生20598人,拨付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大病保险资金1.13亿元。深入推进厕所、污水、垃圾、家庭卫生“四大革命”,扎实开展“三清两改一提升”村庄清洁行动,户卫生厕所达标率94.98%,农村垃圾收转运处覆盖率100%,西南地区农村环境整治现场会在恩阳召开,为全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提供高标准参观点位,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四是实施乡村善治水平提升行动。分批推进村级阵地亲民化改造,规范设置聚居点党组织180个、网格党组织12个。全域推广“恩阳党建·村务清”智慧平台,实现党务、村务、财务一码查询。强化基层治理,推广“恩阳跑团”“邻聚空间”机制,创新推行“接诉即处”。五是实施乡村振兴领域整治行动。紧盯2022年反馈问题,全覆盖督查督导,清单化整改销号。
“五项机制”促长效
一是健全党建引领抱团发展机制。立足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亲,通过“强村+弱村”“富村+穷村”模式,成立5个片区联合党委、8个联合党组织,实行基础一体建设、发展一体规划、产业一体培育、基层一体治理。二是健全巩固拓展工作推动机制。完善“1331”工作推进机制,构建“体系明责、清单定责、常态督责”的责任链条。三是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聚焦监测预警、精准帮扶、促进增收等关键环节,探索推行“1333”工作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四是健全“三区同建”衔接振兴机制。坚持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实现城乡规划同步、产业链条同构、公共资源共享,建成柳林海山、双胜红岩等示范点。五是健全集体资产资源盘活机制。探索“国企+”“支部+”“能人+”等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127”集体经济改革经验入选全省十大农村改革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