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小学取消寒假书面作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潮新闻报道,这个寒假,杭州一小学宣布全面取消传统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为同学们精心定制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寒假生活指南”。
有媒体在社交平台上以此为话题发起投票,网友看法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这是在为孩子减负;反对者则认为此举有“学校图省事”之嫌,“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被取消了,就怕家长布置的作业很快来补位了。”还有一些老师和家长立刻就焦虑起来,“还是应该布置一点作业吧,不能让孩子玩野了。”“其实可以适当布置点,巩固知识,保持学习状态,否则每天不是手机就是电视,一个假期下来人都玩疯了,很难收心。”
对此,《新京报》刊文表示,教育部2021年就发文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该校宣布“全面取消传统书面作业”的做法,其实有政策依据。另外,一些学校确实存在寒假作业过多的现象,不少家长反映,过多的书面作业导致孩子要么整个寒假都在写作业,要么就要在临开学前集中补作业,致使寒假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从这个角度去看,“全面取消传统书面作业”这样的做法,条件合适的学校也不妨一试,把孩子们从书面作业中“解放”出来,更加充分地享受寒假。
极目新闻也认为,不布置书面作业,绝不是要孩子每天躺着睡大觉,或是沉迷于电子产品,而是希望家庭能够好好地利用寒假的时间,多了解一些书本之外的知识,树立一些成绩之外的目标,拥有一些安排之外的兴趣,而这些东西,对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比多刷几道题重要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