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在外求学的学生们即将迎来翘首以盼的寒假,奔波在外的上班族也提前买好了回家的机票。这个时候,骗子也在找准时机,把春节前后的售票活动当作一块肥肉,利用“延误”“改签”等借口布下陷阱。
案例一
航班取消可理赔?旅行泡汤钱也遭殃
近日,宜宾的张女士在某购票软件上购买了三张特价机票,打算与家人一同前往杭州旅游。
然而,在购票后的第二天下午,她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川航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核对了她的航班和身份信息后,告知她所乘坐的飞机因机械故障无法执行飞行任务,需要本人立即办理改签或退票手续,并在“理赔审批服务平台”公众号上申领380元的航空延误赔偿款。
▲图源“宜宾三江公安”微信公众号
随即,张女士按照电话里的提示,关注了对应的公众号,并在公众号内联系了理赔客服。客服提出理赔打款需在某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要求郑女士在该平台绑定银行卡。
▲图源“宜宾三江公安”微信公众号
同时,客服还强调,为了确保流程无误,需将整个操作过程录屏并发送给他检查。张女士没有多想,按照要求将自己在该平台绑定银行卡的整个过程录屏发送给了对方。
▲图源“宜宾三江公安”微信公众号
几分钟后,张女士收到了几条验证码短信,客服声称需要这些验证码以确认收款人账户,张女士未加思索便发送给了对方。随后,她收到了银行卡扣款通知,自己账户内的七万元不翼而飞。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已陷入骗局,于是立刻报警。
案例二
机票延误有补偿?存款差点被骗光
前不久,在峨眉山旅游的孟先生也接到了同样是“机票延误可退赔”的客服电话,不同的是,对方称孟先生的支付宝无法接收对公账户转账,需要用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刷一定金额的流水才能理赔,并以“协助理赔”为由,要求其下载安装一款名为“zoom”的屏幕共享APP,对其进行视频指导。
▲图源“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
孟先生按照要求,登录了该APP,与APP内一个名为“理赔中心95188在线咨询”的客服开启屏幕共享。紧接着,对方指导孟先生登录自己的手机银行,向指定账户转账十万余元。资金转到指定账户后,客服又告知孟先生账户激活失败,要求孟先生重新换卡操作,由于客服称操作时效只有3分钟,孟先生没有犹豫,便按照对方的要求照做。
▲图源“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
转完第二笔账(14万)后,孟先生再也联系不上客服,这才察觉自己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幸运的是,他在报警后的不久,便收到民警追回的10万余元。
▲图源“峨眉山景区公安”微信公众号
第一步:获取信息,骗取信任
嫌疑人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乘机信息。在受害人登机前,冒充航空公司、订票网站、旅行社等工作人员,通过打电话或发信息的方式联系受害人,并通过精准提供受害人乘机信息的方式骗取信任。
第二步:提出理赔,设下陷阱
初步骗取信任后,嫌疑人会以“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理由主动提出“退费”或“理赔”。随后,嫌疑人会以“验证”账户信息、购票记录等幌子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接受“屏幕共享”,进而将受害人一步步带入预设的陷阱。
第三步:诱导转账,实施诈骗
接下来,嫌疑人会以“验证账户安全”“刷流水确保理赔通道畅通”等理由套取交易验证码、诱导转账,或者通过“屏幕共享”“录屏”等方式获取交易信息,最终转走资金实施诈骗。
1.出行务必通过正规平台、网站订购机票,切莫点击陌生的购票链接、轻信低价购票信息;
2.当接到“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电话或者信息时,务必通过航空公司、购票网站的官方电话、网站等渠道进行核实;
3.切莫轻易接受任何人“屏幕共享”的操作,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银行卡、交易验证码等信息,不要随意提供给他人。
▷信息来源:“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宜宾市反诈中心、乐山市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