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
公元1646年(隆武二年),父郑艺龙降清。郑成功则坚持抗清,以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广东、江苏、浙江等地。
同时,郑成功对荷兰殖民主义者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传令各港,并通告东西各国,不准到台湾与荷兰人通商,就这样封锁了两年,搞得荷兰殖民者狼狈不堪。
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收复台湾。二月,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大小船只数百艘,从厦门出发,渡过台湾海峡,先后进攻荷军据意“赤庄城”和“热兰遮城”。荷二殖民者凭借“坚船利炮”和堡垒进行顽抗。
在高山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郑成功击败了荷兰殖庸者派来的援兵,经过8个月的斗争,收复了“赤嵌城”,龟缩在“台湾城”的兰荷总督接一在1662年1月28日(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缴械投降。
2月,揆一在降书上签字。
1918年1月28日苏联红军成立,立宪会议解散。
1918年1月28日,俄国革命家利昂·托洛茨基从流放地返回,并建立起属于自己政党的军队。托洛茨基和列宁计划用这支红军达到他们激进的目标。
列宁已经明确表示他要用武力来赢得他在投票箱前所失去的东西。9天前,列宁提出了一项议案,要求建立一个由苏维埃,即工人委员会所组成的政府,但是遭到立宪会议的否决。布尔什维克代表站在列宁一边,命令立宪会议解散。
忠于列宁的赤卫军部队阻止会议代表们进入会场,并同上街示威游行的市民发生战斗。
布尔什维克党目前仍是少数派党,但这对列宁来说无关紧要。“只有傻瓜才会认为无产阶级会立即赢得大多数的支持,”他说道,我们首先推翻资产阶级,然后再夺取政权,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一直企图把上海作为进攻中国内陆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从所占的上海日本租界向闸北、江湾、吴淞等区域发起进攻。
驻守上海的国民党19路军奋起抵抗,中共地下组织积极组织上海各界民众支援19路军。驻守上海的国民党19路军奋起抵抗,中共地下组织积极组织上海各界民众支援19路军。
淞沪抗战历时1个多月,日军死伤万余人。由于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19路军腹背受敌,被迫撤离上海。5月5日,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地区驻军等。
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主持通车典礼并剪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