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变法”上谕,表示要更法令、破锢习、求振作、议更张,实行“新政”。上谕道:“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和。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已,如何而因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由朕上禀慈谟,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五四”运动后,抵制日货风潮日起,引起了经营日本商场老板的不满,有些店东勾结日本人殴打学生,致使2人受伤。对此,学生及各界提出强烈抗议。24日,天津当局又逮捕检查日货的学生和各界联合会代表10余人,同时查封了学生联合会和各界联合会。29日,天津学生5000余人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到省公署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代表,为学生联合会和各界联合会等启封。请愿学生再次遭到军警镇压,有50余人受伤。周恩来、郭隆真、张若名等代表均被逮捕。2月1日,各校学生开始罢课。2日,全国各界联合会等纷纷通电,要求释放被捕。反动当局迫于全国的压力,才在7月17日把被捕的周恩来等各界代表释放出来。他们出狱那天,天津各界代表组织欢迎,周恩来向大家报告了狱中情形。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整编,继续进军。当时,为了摆脱数十万敌军从四面八方向红军追击、堵截和包围,毛泽东亲自指挥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一厂灵活机动的运动战。
1935年1月29日,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北进,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的沪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价赔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北上抗日。此举引起一厂蒋介石的极大恐慌,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长江。
2月8日,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战遵义,歼灭贵州军阀三家烈部,重占桐粹、娄山关和遵义,并歼敌20多个团。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再入川南,佯作北渡长江。
但红军突然折回贵州,3月22日毛泽东指挥红军突然掉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通贵阳。
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见红军矛头指向贵阳,自己周围的兵力空虚,慌了手脚,丧魂落魄,急分滇军火速驰援,实现了毛泽东部署的“调出滇军”的目的。
“皖南事变”后,1941年1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派,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殊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将华中新四军统一编为7个师、一个独立旅(浙东纵队入新的军部于29日在苏北盐城成立。第一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兼)、副师长罗炳辉、政治委员郑位三。政治部主任郭述申;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政治部1任丁文玉;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政治部主任内望东;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第七师师长张鼎丞(后由谭希霖担任)、政治委员曾希圣,全军共计9万多人。
分别活动于苏中解放区、淮南解放区、苏北解放区、淮北解放区、鄂赣湘皖解放区、苏南解放区和皖中解放区。
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副总理应美国总统卡特等邀请抵达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访美。访问到2月5日结束。中美签订科技文化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