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66|评论: 3

[麻辣新舆情] 村民办酒席被工作人员撒盐 舆论怒斥“简单粗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贵州毕节一村民办酒席被挂工作证人员往食物撒盐”的视频在网络疯传,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视频显示,几位佩戴工作证的人员在菜品上挨个儿大量撒盐。网友无不表示愤怒,“这么一折腾,那些碗盆里的食物已不能食用,这不是浪费吗?”“如此简单粗暴地销毁饭菜,不仅有浪费食物之嫌,也是对当事人的不尊重。”

  1月31日,咸宁县发布情况通报称,1月30日,我县小海镇某饭店有村民为其孩子举办“剃头酒”。闻讯后,小海镇副镇长赵某带领镇村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劝阻,过程中沟通不畅,发生往食物中撒盐等不当行为。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要求作出深刻检讨。相关人员已于31日向村民致歉,并获得谅解。

  但网友普遍认为处罚过轻,“这么粗暴的处理方式,只是批评教育?”“村民不谅解行吗?这个通报只是走个过场!”“糟践粮食的当事人起码得惩罚禁食三天!”

  澎湃新闻的评论文章指出,往食物中撒盐,哪怕打着移风易俗的旗号,也逃难侵犯权利的质疑——那些食物毕竟是民众的私有财产。这正是此举引发争议的根本原因。说到底,需要纠正的不仅是陈规陋习,还有对陈规陋习简单粗暴治理的权力冲动。如果工作手段本身是不文明的,又该如何让民众去配合治理,打造文明新风尚呢?

  新京报也评论称,贵州毕节曾发文坚决抵制巧立名目、借机敛财的酒席,如搬家、迁坟、垒坟、出院等。此次村民置办“剃头酒”,也即小孩的满月酒,或许存在违反当地移风易俗倡议的行为,工作人员前往劝阻,职责使然,无可厚非,但“沟通不畅”就往食物中撒盐,显然欠妥。由此也暴露出相关人员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存在方式方法简单、态度蛮横粗暴等问题。

  倡导文明乡风,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政策,加强对乡俗民俗的规范引导,但处理具体问题时,要深入细致,不能如此简单粗暴,否则就会造成另一种形式上的浪费,还可能伤害干群关系,得不偿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4-2-3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力任性。

发表于 2024-2-3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式欠妥。不过现在的人情负担的确重。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4-2-4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想知道他们给村民赔偿了没有?不能只道歉了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