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临,中小学陆续进入寒假时间。很多教师发帖称,过年期间被安排在学校值班,受冷且无意义,质疑存在形式主义。
根据部分网帖讲述,有的学校要求教师寒假在校值班,并且拍照打卡;有的学校断水断电,值班人员在寒冬里三餐泡面;还有人调侃,假期如此看守学校,是担心教学楼被偷吗?
顶端新闻对此进行调查发现,多地中小学安排老师在节假日值班的现象较为普遍。老师们还称,除了值班,一线老师还面临各种开会、写报告、考核学习强国积分等任务。
大多数老师对假期值班的安排持抵触情绪。一位老师说,有些老师在外地,或者有出游计划不方便协调,需要跟别的老师换班,但这样也可能会给别的老师带来不便,让教师群体在假期期间也不能完全放松。“很多教师对这个事情都很有看法,但是没有人敢向上级反映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当下中小学形式主义问题普遍存在,深层次原因是学校在管理体制上,被定位为行政部门的下属机构,承担着执行上级指令的角色。应该从管理体制改革入手,让学校回归专业机构的定位。“现在教师的非教学负担比较重,一些地方学校的自主权较低,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较低。要尽可能减少教师的非教学负担,清除一些和教学不相关的政策和文件,让教师专心从事教学工作。”
媒体评论称,让教师在假期负担守护校园安全的责任,实在违和。对于教师,学校需要做的应该是提高教学水平,而不是想尽办法榨干剩余价值。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一套,丢失了办学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