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办酒,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巴中。 但是近两年,村镇乱办酒席蔚然成风,特别是今年,吃酒变成了村镇的一股“风尚”。 “回老家吃了21次席,平常八百年不联系,一到家请帖准时到,恐怕一年的收入将用于支付酒席礼金。”小猪生崽要办酒、工厂做了个新大门要办酒、连小孩子留个猪尾巴发型剪了都要办酒,四川多地网友纷纷吐槽钱袋子兜不住了! 有网友表示,前两年管控了一下只准办白喜事,现在有些人为了收份子钱,买个房楼都还没交就办酒席收份子钱了,还有人二婚三婚也办酒席,腊月才过去一半,已经随出去一万块了。 还有网友表示,村里不准办酒席,结果大家都去城里办,再忙都得去,农活也做不了,负担更重了! 多个网友表示,应该有政策来制止这种不良风气,凡是经营餐饮一条龙的团体、个人也要审批备案。 看完这些讨论,最初我都有点不敢回村了。 说实话,农村酒席泛滥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本来农村酒席是乡亲邻里之间加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但是有些地方经济相对落后,举办酒席可能是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或增加家庭收入,酒席成为了一种经济活动。 我认为,针对农村酒席泛滥的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整治。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规定,对酒席的规模、次数等进行限制。 当然最根本的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缓解农民收入压力。(文/黑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