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卫还击作战的历史意义(之三)
作者:悟者太华
今天是自卫还击作战45周年纪念日,我作为一个参战老兵有发至内心的思考,在此发一篇文章,权作与参战战友一同回忆一下,更深地心结是对牺牲战友的怀念
为我军储备了一大批指挥人才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斗中积累作战经验。1979年与越军作战积累了很多作战经验,从越南地理位置看,属亚热带山岳丛林地,高低起伏落差大,山势垂直落差有1000多米的山头,易守难攻,每个高地都是荆藤交织,形成天然屏障,天气炎热,饮水被投毒,蚊虫、吸血蚂蟥满地横行,地雷密集,工事纵横交错,作战环境十分恶劣。越军与美国作战20年刚结束3年的时间,具有一定战术素养,多数越军接受过中国军人的战术训练,对中国的作战模式了如指掌。在诸多不利的作战态势下,我军将士灵活运用战略战术,不断应对战争复杂态势,很快找到了山岳丛林地的作战规律,以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我军指战员在战中学习战争,战后总结战争,通过战争积累经验,在那场战争中成长了一大批军事指挥员,为军队储备了大批战争指挥人才和治军人才,我军有一大批高级指挥员都经历了自卫还击作战。
沉重打击了越南的嚣张气焰
1975年越美战争结束,越共总书记胡志明逝世后,越南领导人向外扩张的欲望开始膨胀,公开叫嚣:“越南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苏联、美国之后就是越南,中国根本不是越南的对手,东南亚各小国更是弱食”。当时,越南的战略计划是:依仗苏联,先占领柬埔寨,吞噬东南亚,再对付中国。越军一点没有预料到中国军人作战势如猛虎,再打一周就可以攻下越南的首都河内,越南的王牌师316A师被14军打得七零八落,丢盔卸甲,死伤过半,凡是与我军交战的越军都吃尽了苦头,完全被我军将士的英勇和猛烈的炮火所压制,越军在柬埔寨的100万军队也火速回撤,打得越军首尾告急。越军的俘虏感叹:“没想到中国军人作战这么勇敢,再高的山头也能攻下,再多地雷也能越过,再坚固的地堡也能被摧毁,没想到中国军队的炮火这么猛烈,像下雨一样的密集覆盖在我们头上,没想到近千公里的边防线上全是中国军队,压得我们踹不过气来”。自卫还击作战打得越军至少100年不敢狂妄叫嚣,惧怕中国军人的心理将会存入越军一代又一代,也不敢轻易向中国发起规模性的进攻。
为解放军铸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神旗帜,一代又一代的军人在这个旗帜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军人就是国家利益的保卫者和捍卫者,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军人、军魂,军人的献身精神,奉献精神,直接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荧屏讴歌军人的民族特质家喻户晓,战争连续剧天天有,深深打动每一个人的心,人们备受鼓舞。但是,出于中越重归于好的原因,自卫还击作战中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已看不见颂扬了,长此下去,一段历史的缺失,新一代军人的精神传承就显得不是很丰满。我经历了那场战争,在20多天的战斗中,每一秒都有牺牲的可能,我军将士为了战争胜利,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直至战争胜利,抛开牺牲不说,在恶劣的环境下作战的吃苦精神,是那场战争的又一精神缔造,能在那种残酷的战争条件下坚持下来的军人,我认为个个都是英雄。军人是为国家利益而战,既打出了国威又打出了军威,也留下了一代军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记住这段历史就是刻印解放军的辉煌进程,就是传承解放军的伟大精神财富,客观总结、提炼、宣传有助于人民传承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自卫还击作战,将士们不惧怕牺牲,山再高,路再险,将士们都要冒死夺取,前面战友倒下了,后面战友们总是前赴后继,英勇杀敌,无论敌人火力有多么猛烈,将士们总是冒死同敌人火拼,无论地雷有多密集,战友们总会抢先用身躯滚向雷区,被敌包围了,就会有战友义无反顾喊向我开炮,被敌人抓住了,就有战友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炸碉堡,总有战友争先顶着火力手持炸药包与敌碉堡一同升空,攻击受阻总有战友重伤不下火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是自卫还击作战的精神法宝。只要是战争就是残酷的,只要是战争就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只要是战争就有民族精神在延伸,只要是为国而战就应该赢得尊重。自卫还击战的20多天中,我们没有安稳的睡过一次觉,睡觉只能打个盹,没有吃饱过一次饭,有时两三天才能吃到一点东西,没有喝足过一次水,战友们经常因缺水晕过去,没有穿过一天干的衣服,衣服都是被雨水、汗水、血水浸泡渗透在身上,蚊虫叮咬过敏,蚂蟥吸血侵入人体,脚底溃烂无法治疗,饮生水大多数人拉肚子,时冷时热摧残着每个军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解放军没有后退,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军委指向那里就勇猛的战斗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向全世界人民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
|